1)第八十一章_清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建文二年五月庚辰,燕王率麾下二十万大军包围济南城。

  李景隆身着铠甲,手按宝剑,站在城头之上。刚毅的面容,凛然不惧的气势,若非知道这位主帅的底细,又一路跟着他从德州跑到济南,城内的守军多会以为眼前这位定将誓死守卫城池,洗雪德州不战而逃的耻辱。

  可惜,理想是美好的,现实却总是苦涩的。

  对李景隆而言,朱棣是个无比可怕的敌人,睡觉梦到都会吓醒。

  五十万大军没了,六十万大军也败了。

  北平,郑村坝,白沟河,想想都是眼泪。

  和朱棣再打一场?李景隆真没那个勇气。手下十几万人都是败军,从河北跑出来,斗志全无,勉强出战不过是给燕军送箭靶子。

  不抵抗,再跑一次?

  虽然李景隆是个军事白痴,政治-斗争-经验却十分丰富。敏锐的直觉告诉他,有了德州的先例,再一箭不放丢掉济南,侥幸逃得一命,等待他的也绝对不是什么好下场。

  随着德州的一系列举动,燕王慈爱的名声已经传开。相对的,为朝廷大军主帅,李景隆成为了朱棣追求个人荣誉的垫脚石。

  燕王身上的光环越闪亮,李景隆背负的骂名就越多,将帅印交给李景隆的建文帝也没法独善其身。

  识人不清是客气的,昏君两个字已经不新鲜了。莫名其妙的挨骂,一向注重名声的建文帝会轻易放过李景隆?明显不可能。

  看着城外的大军,李景隆的情愈发严峻。

  南京的皇帝正盯着他,朝中看他不顺眼的也不在少数,绝对不会放过任何拉他下马的机会。更重要的,济南城内的无数双眼睛也紧随他而动,人人都想知道,这个以表里不一和长跑闻名的主帅到底会做出什么样的决定。

  李景隆一咬牙,“出城,迎敌!”

  这个命令出乎所有人的预料。

  恐怕城外的朱棣都没想到,李景隆会如此的“勇敢”。六十万都打不过他手下二十万,不过十余万残兵败将,胆敢硬撼二十万燕军?

  脑袋没问题吧?

  城内,南军将士被李景隆突然爆发的“悍勇”和“大无畏精”弄懵了。

  出城迎敌?开什么玩笑!

  粮食军械都丢在了德州,到济南这些时日,靠山东参政铁铉运来的粮草才不至于饿死三军。

  战败,对待遇的不满,对主帅的怨气纠集在一起,别说出城和燕军冲杀,只是守城,很多南军都是怨气冲天。

  不能怪他们没有集体荣誉感,从燕王起兵靖难以来,大小战役无数,朝廷军队痛痛快快的胜过一场没有?

  白沟河之战倒是有这个机会,怎奈有个无能却喜欢乱指挥的主帅,加上突如其来的大风,大好局面顷刻间土崩瓦解,笑到最后依旧的燕王。

  和李景隆一样,南军将士提起朱棣,都会忍不住打个哆嗦。

  北疆最彪悍的藩王,是能轻易

  请收藏:https://m.see9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