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3章:以卵击石_三国霸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慈从外面走进来道。

  “好!出外!”左傲冉道。

  由杨明、张荣二人带领着众人,将左傲冉、朱慈、刘虎、吕旷、吕翔五人,以及300红巾军送出左家庄。左傲冉骑在马上,向众人抱拳告别,又多番嘱咐罗世信,不要乱跑,好好的呆在家庄,保护好娘亲以及薛娇。

  众人均是一人一骑,额头有红色布条带,双臂尽露,身上只有两条牛皮条十字插花,相交于前胸与后背,一前一后的十字交叉处各有一块护心镜似的铁片。下身穿一条过膝的红色短裤,颇类似现代的六分裤,身背后披着火红的斗篷,左臂上有一庞然巨盾,乃是纯钢制造,大小可将勾罗着身子的八尺壮汉覆盖,腰间佩戴一把钢刀,每人得胜勾上都挂着一杆似枪又像矛的长形兵器,左傲冉称之为:“刺矛”。

  左傲冉将它起名为“刺矛”是有原因的,因为这刺矛的头不似矛头也不似枪头,是棱型的,而且还是四棱,四面血槽,刀身经过处理,刀身呈灰白色,不反光。

  没错,这就是四棱刺刀,棱枪刺扎出的伤口,大体上是方形的窟窿,伤口各侧无法相互挤压达到一定止血和愈合作用,而且,这种伤口无法包扎与止血。

  刺入人体以后,通过血槽迅速将空气引入。空气在体内形成大量泡沫,阻塞住血管。只需刺入人体任何部位8cm左右就可使敌手即刻毕命,而且在消除负压的体腔内将刺拔出,毫不费力。

  好座两狼山,那可真是好座高山直冲霄汉,抱岳相环,崎岖蜿蜒,山连山,山靠山,青松翠柏,树木交杂,榆林桑槐,甩手无边。一层层、一溜溜、一浪浪、一行行,都是些山松、果松、绣球松,榆柳桑槐大叶杨。

  远看,青山叠翠,近看,溪水荡漾,往上瞧,卧石如虎,立石如刀。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广而平坦,林不大可茂盛,真可谓是山清水秀,好像到了桃源一般。

  左傲冉带着朱慈、刘虎、吕旷、吕翔四人,身后跟着300红巾军,众人均是整齐划一的穿着,一模一样的武器装备。

  两狼山为什么被称为两狼山?因为两狼山并非是指一座山,相反,这两狼山是两座山,一左一右各有一座山,因其貌似狼的两颗牙齿,因而得名,又被称作:“狼牙山!”

  两狼山的正中有一条山涧,不算太宽,可以容下10名红巾军的兵士并排而立,因此足足列成了30排,每10排为一队,一共分三队,最前面的10排人为第一队,是充当缓冲以及防御体系,还有攻势存在的。而中间的那10排是第二队,专门负责打扫战场消灭残存势力的。最后10排为第三队,是专门用弓箭射杀敌人的,这300人早已经过很长时间的训练,对这些程序已经熟悉到了不能再熟悉的地步了。

  300人在距离两狼山还有三步的地方列开了阵势,只等那些黄巾贼一窝蜂似的撞在铁墙上,直撞得他们头破血流。众人的三百匹马都拴在了另一侧的山口处,由五名红巾军看管。

  “报~~~”一名红巾军跑到左傲冉的面前:“启禀主公,前方有一股人马向咱们这边而来,人数大约有三千多人。”左傲冉点点头,并没有说什么。而那名红巾军也回到了自己应该站的位置,第一排最后一位。

  左傲冉决定在两狼山抗贼,不是没做过深思熟虑,而是思量再三后做出的抉择。两狼山是最好走而且也是最近的一条路,可以用最快的速度到达巨鹿,与张角军的主力会合,可谓是贼军的必经之路。

  请收藏:https://m.see9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