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4章 221章 命令与征服_出笼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形成致命性依赖,且通过矿业精炼经济还有电子产业,将逆差拉回来了。

  最重要的是,西经联刚刚经过怛罗斯之战,没打输!北塞外短期内不可能再有战事。

  有了安全保障,现在可以将全部的精力投入到基础经济发展上。不像东部陷入惨烈的高科技竞争!

  在苏沪联工的造船厂中,一艘最新锐的全电体系新锐战列舰,价格动辄四百亿。

  整个神州东部水师总兵们不断的要军费,嚷嚷着要维持五十艘拥有激光反导能力的“玄冥”级战列舰,取代已经落后一代的“武悼亲王”级。

  而神京方面,更是咬紧牙关,研发新锐的空军,要对标欧陆盟军的一流空军,升级新一代的朱雀、凤凰战机,还有青龙浮空舰,这任何一个项目背后的资金,都够西经联在西域改造上千公顷的农田大棚(一公顷,四五百万资金,一千公顷也就四五十个亿)

  主世界在工业时代后,第一,第二,大战时,也遇到了这个问题。

  凡尔赛和会,达到了战胜目标后,英国人发现他们的生活水平不如德国人了。呵呵,英国人不想想,当时他们遍布各大洋的战列舰集群有多么恐怖。

  至于第二次呢,德、日的经济情况曾在冷战时一度好于美蘇,因为这两个国家被限死了发展,不需要竞争核能、航天、航空和主力舰技术了,专注于自己擅长的机械、化工、半导体领域。

  当然超级大国在尖端领域竞争是有必要的,解决了毛熊后,白头鹰回头就把跟班们的韭菜给割了。而在高精尖技术领域跟上脚步的兔子,白头鹰在挥舞收割机的时候就顾忌多了。

  不过认清自己实力也是很重要的,同时期最大的反面教材就是白象,作为一个地区强国,需要先巩固本地区的安全。但是在第二个千禧年后,在其内部治理体系很多雷还没解决的时候,经济结构连最最基础的根基都没打好,就试图在核能、航天、主力舰等各个大国领域投入竞争,拓展全球影响力。结果嘛,急于上马,就是各种外部技术替代,搞得如火如荼,就和上个百年的洋务运动一样,结果世界波动一下,全部停滞下来。

  卫铿现在就非常踏实了。中人之姿嘛,没那么多狂想。

  担任神州高原区域的总兵后,一开始几年坦克数量都没有增加,全部轮式装甲车。

  空中力量,只更新了无人机,没和其他战区争新锐战机。

  至于每年兵部会议上武备分配,卫铿更是哪个二手便宜,自己要那个。反正自己在高原上没人打自己,军费压低到了其他陆地总兵们的四分之一。至于和东部那些水师总兵们,卫铿就更没得比了。

  ……

  当然,卫铿放下不切实际的追求,不是外面嘴巴中的不上进。有些能完成,该完成的,还是要老老实实做好

  请收藏:https://m.see9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