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十七章 打造鲁班院_汉威天下之刘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刘襄很快就发现是自己把交子想简单了,古代到了北宋才出现交子并不是没有道理。

  他虽然改进了造纸术,但是印刷术还没有产生,根本没有办法大规模生产交子,防伪技术更是一个问题。北宋虽然积贫积弱,但经济和技术水平却处于世界顶尖水平,每年的铸币量巨大,甚至出现钱荒,种种原因下才在北宋诞生了交子。

  “白业,替寡人找几找几名刻印章的工匠过来。来的时候把他们平时用的工具都带上,对了还有纸和墨水来带上。”刘襄吩咐道。

  “是!”白业躬身道。

  “嗯,下去吧!”刘襄大手一挥道。

  刘襄很是苦恼,自已身边的人才还是太少了,每件事都有他自己来考虑。看看人家汉武帝打仗有卫青、霍去病;治国有主父偃、公孙弘;外交有张骞、苏武;经济有桑弘羊;刑法有张汤等人,真是人才济济。

  然后看看自己,祝午就是分高辈、魏勃虽然能打仗、但现在也没仗给他打了。唯一的两个智囊,一个还被他派到长安去了,就只能许文还算有用,平时能帮帮自己。

  “唉!这啥齐王啊!什么事情都要亲力亲为啊!”刘襄心中一万个草泥马踏过。

  “大王,工匠带来了。”白业的话打断了刘襄的思考。

  “啊!这么快?”刘襄问道。

  “启禀大王!王宫就有擅长刻碑石的。”白业答道。

  “额,是吗?你们几个把东西都带来了吗?”

  刘襄尴尬的问道,实在是王宫内的职务就一大堆,他根本就记不住王宫里都有啥类型的工匠。

  “回禀大王!都带来了。”工匠中为首的人答道。

  “嗯,带上工具和寡人来殿外”刘襄缓缓道。

  “是!”为首工匠答道。

  殿外,刘襄先让他们刻了一遍印章,以便自己回想雕版印刷术是怎么应用的。

  “好!不错,你叫什么名字?”刘襄问向为首的工匠。

  “禀大王,小人叫李华。”

  听到大王问自己的名字,工匠激动的答道。

  “李华?写给寡人看看?”刘襄道。

  这名工匠还勉强能写自己的名字,歪歪斜斜的用小篆写在了纸上。

  刘襄看后一楞,什么鬼!这个名字转化成简体字,不就是前世高考英语卷子上从来不会写作文的主人公吗?这名字一点也不吉利,前世自己可是被英语折磨的死去活来。

  工匠看见刘襄面色一沉,整个人的心都提起来,难道自己的名字犯了什么忌讳。

  在漫长的封建时代,凡文字中遇到本朝皇帝或尊者的名字,均要回避而不用,这一传统从周朝一直延续至清末,举国之人都要遵守。比如汉武帝刘彻时就将“彻侯”改为“通侯”,光武帝刘秀将“秀才”改为“茂才”。

  “没事,不必紧张,只是寡人看见你的名字想到了一些事情,有点走神。这样吧!寡人重新

  请收藏:https://m.see9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