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十三章 便意行事_汉威天下之刘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彭城楚王宫

  “楚王为何不信守诺言,共同出兵呢?吴楚共同起兵清君侧,这是早就约定好的事情,如今吴王马上就要进入淮阳国了,您这边还没有动静,这不是陷楚王于不义吗?”

  “凭借您的贤能圣德,拥有众多的人马装备,必然可以攻入长安。古人说:‘苍天赐予的好处不接受反而会受到惩罚;时机到了不采取行动,反而要遭祸殃’。愿大王仔细考虑一下这件事。”应高对刘郢说道。

  “应高丞相不要着急,楚地广大,调兵遣将困难。寡人继承楚王爵位尚不足一年,难以服众,故而动作缓慢。劳烦丞相暂作休息,待寡人安排妥当,自会遣人告知您,请不要过于担心。”刘郢不慌不忙的说道。

  “愿楚王快刀折乱麻,臣先行告退。”应高恭敬一礼道。

  待应高离去后,刘郢立刻唤来申公和韦孟。

  “丞相,我们现在是不是该出兵了,朝廷军队已经在淮南国和吴军交战,我们现在如果还不出兵,恐怕会错失良机啊!”刘郢忧虑道。

  “大王无虑,现在双方交战的情况我们还不清楚,不能贸然出兵。毕竟荥阳那边还有朝廷驻军,随时可出兵对抗我军。”

  “必须等到淮南国战事陷入焦灼,朝廷分身乏术,才是我们最好的机会,到时候直取雒阳武库。大王便可振臂高呼,邀天下刘姓封王诛吕。”

  “那么,天下就会迅速地群起而响应,有谁敢不听从!而后,割取大国的疆土,削弱强国的威势,用以分封刘姓诸侯。恢复诸侯割据的局面之后,天下就会感恩戴德,归服听命于楚。”

  “到时候楚国就是最大的诸侯国,大王您可以呆在长安代替皇帝处理国政,由太子负责楚国,关中和大汉江河以南的百姓和官员都会听从您的命令。”申公侃侃而谈道,坚持此时不能发兵。

  “臣以为丞相说的极是。”韦孟附和道。

  既然刘郢决定反抗朝廷,自然也对楚国的官员进行了换血,让自己信任的臣子掌握着关键的职位。

  “既然两位老师都这么说,寡人就不理会那吴国鲰生,命人限制他的行动。”刘郢拗不过这两位授业恩师,听从他们的主意说道。

  若是刘襄知道楚王刘郢的行为肯定会很开心,嘲讽刘郢做事不够彻底,都已经准备造反了,还顾忌这个顾忌那个,根本不是成大事的人。只要楚国不及时起兵,那么吴军独木难支肯定撑不了多久。

  长安未央宫前殿朝会

  “诸位卿家,淮南王不慎中计,率军出战被围,现在落入叛军手中,导致寿春城兵力虚弱。你们对此有什么看法,畅所欲言。”吕后缓缓说道。

  “禀太皇太后,如今吴军兵临寿春城下,占据周边有利地形,情况对隆虑侯非常不利。臣以为必须要调动荥阳驻军沿江而下,不然一旦叛军攻

  请收藏:https://m.see9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