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百四十章 罗纳德釜底抽薪_剥削好莱坞198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有争议。但是德布拉·温格的250万美元就破坏了规矩了。要知道,去年的影后朱迪·福斯特,也只有不到一百万的片酬。

  什么时候一个女明星,可以拿到男演员一半的片酬了?而且,德布拉·温格在法网神鹰里,还并不是唯一的女主角,真正和罗伯特·雷德福翻云覆雨的,是演出了“华尔街”的达里尔·汉娜。

  而导演赖特曼的250万片酬,也过于夸张。一个只担任导演,不涉足制片业务的捷克导演,是很难想象拿到比肩二线男明星的片酬的。

  而让奥维茨感到更加恐惧的,是第二批打电话过来的人,华尔街的银行家。

  好莱坞大多数大制片厂,早就失去了靠自己的票房来投资电影的能力,凡是大制作,都需要华尔街的资金。

  而这些投资人,对好莱坞的了解,和街边买“好莱坞报道”的粉丝,好不到哪里去。

  CAA用明星打包的策略,对这些只知道几个明星名字的投资人,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你想投资一部由汤姆·克鲁斯,保罗·纽曼一起出演的电影吗?只要投资我们CAA就行了,和制片厂有什么好聊的呢?没有我们,谁也拿不到这些明星的档期。

  但是这些被银行家投资人们深信不疑的东西,也是CAA得以推行他们的打包交易的基础,今天被这篇报道无情地质疑了。

  奥维茨在车后座上越看这份报纸,越觉得这篇报道是完全冲着自己来的。

  “法网神鹰并非奥维茨为首的CAA首次对一部电影,甚至整个制片厂施加压力。在大卫·普特南担任哥伦比亚电影公司负责人的短暂任期内,奥维茨成功地排除了这位意志坚定的英国制片人(烈火战车的制片人)对“捉鬼敢死队II”的任何参与。而这部续集的拍摄权其实是属于哥伦比亚的一项重要资产。”

  这段已经把奥维茨借着对明星的垄断,胁迫哥伦比亚这样的大制片厂的CEO的嘴脸描绘的很活灵活现了。

  要是这样描写奥维茨的是好莱坞报道,那么他不会觉得有什么大不了的。很多无知的读者和电影观众,听信了这种报道,而觉得奥维茨是好莱坞最伟大的人,最有权势的人。这种都市传说对奥维茨的生意反而是好事。

  但是这篇报道偏偏是发表在“纽约时报”这样的严肃媒体上。这就不是什么可以忽视的媒体了。华尔街的银行家们,都有着自己的信息渠道,只要核实一下,他们就会知道中间被CAA剥削了多少钱去。

  要知道,电影不打包,在CAA之前的好莱坞,还是个铁律,因为这样会严重干扰电影的选角和拍摄,降低电影的质量很票房。只是自己利用信息差,欺负这些新来的资本,不知道好莱坞的老规矩而已。

  到了办公室,奥维茨已已经被一大群

  请收藏:https://m.see9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