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三十八章 李忱的封赏_大唐顽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草民不过一介布衣,哪里是什么侍郎!”言罢,老者看了看李浈,道:“方才听老管家王福报信,那些吐蕃蛮子已自抚远门西逃,这才告知邻里前来迎接王师入城!”

  李浈下马点头笑道:“王师迟到,倒是让夏州百姓们受苦了!”

  “吐蕃蛮子逃了?!”朱邪赤心瞠目结舌地望着老者,又看了看李浈,“这......怎么可能?!”

  老者笑答:“此等大事,怎敢欺瞒将军?”

  “末将愿率沙陀铁骑追击敌寇,必将论恐热那蛮子的脑袋带回夏州!”朱邪赤心不由大喜,当即向李浈叉手言道。

  李浈没有说话,只是笑着将其双手轻轻按下,而后朗声说道:“进城!”

  大明宫,麟德殿。

  “进城了?”李忱的神情有些诧异。

  “进城了!”郑颢笑着又重复了一遍。

  “哦......”李忱点了点头,“比我预想的还要快些呢!”

  郑颢离得远些,似乎并未听清这最后一句话,轻声问道:“陛下,您说什么?”

  李忱这才浮现出一抹喜色,“佑王此行深得朕意,王归长!”

  “老奴在!”王归长忙躬身应道。

  “让少府监选些上好的玉器、丝绢、马匹给佑王府送去!”

  王归长正待领命而去,却听得李忱再度开口:“对了,前几日渤海国大彝震送来的那些卢城稻米也一并送去!”

  “都......都送去?”王归长有些为难,要知道大彝震可是送来了整整五万石稻米,仅是这些稻米便用了数百辆牛车。

  说起这些,王归长不禁有些哭笑不得,渤海国距离大唐京城何止千里之遥,大彝震派太子大之萼不惜路途奔波、耗时费力,就为了送这五万石稻米?据说单是途中消耗的粮草便是近万石之多。

  虽说这卢城的稻米闻名天下,但何至于如此大费周章?据说鸿胪寺官员在看到这五万石稻米后,望着那浩浩荡荡的进贡队伍瞠目结舌地愣了许久,一时竟不知该如何处置。

  以至于此事在翌日朝会上成了诸臣争论的主要题目,兵部认为这五万石稻米应送往河西以充军粮;吏部和户部尚书兼京兆尹卢商等认为,都畿道陕州、怀州、郑州等地蝗灾频发,麦枯死,禾无苗,百姓食无粥,饿殍不绝,这五万石稻米理应调拨灾区、以资民生。

  李景让与大理寺卿刘蒙等人则建议将其一分为二,河西与都畿道各分两万五千石。

  表面上这个建议不偏不倚,似乎最为可取,但李忱心中自知,如此一来河西大军的军粮与都畿道的灾情都无法得到根本上的缓解,还不如全部调往一处,解了一地后顾之忧来得更为妥帖。

  便是白敏中等当朝宰辅也分做了几派,虽争得面红耳赤,却也始终没个结果,使得素来善断的李忱也一时不知如何处置。

  也正在此时,李浈收复夏州城的奏报传至京城。

  “都送去!”李忱不假思索地回答。

  郑颢闻言顿时一惊,同时努力地想看清楚李忱此时的表情,却瞧不出丝毫异样。

  “都......都送去?”王归长生怕自己听错,又问了一遍。

  李忱瞪了一眼王归长,显然答案已经很明确了。

  “陛下......”郑颢开口:“自开国以来,还从未有过如此封赏,还望陛下......”

  “佑王功高,理当如此!”李忱直接打断道。

  郑颢不敢多言,垂首不语。

  王归长深吸了一口气,领命躬身退下。

  请收藏:https://m.see9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