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三一章 特色精兵之路_回到明朝做仁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账目,将那些侵吞卫所土地的人全都揪出。”

  朱翊钧神情古怪的看着一脸严肃的谭纶。

  这件事如果这么干的话,那难度可就大了去了。这么多年了,侵吞国家土地的人还少吗?

  基本都是地方上的大户和那些将领联手做的,尤其是那些世袭将领,他们祖祖辈辈都在侵吞朝廷的土地。你真的要查的话,会把他们全都挖出来。到了那个时候,这件事可就不好办了。

  他们会硬顶着你,甚至会直接造你的反。

  朱翊钧原本觉得自己能干出这种事来,文官不太可能想着回收卫所土地,没想到谭纶居然提出了这样的想法。

  谭纶没等到皇帝的回复,抬起头见皇帝神色古怪的看着自己,有些迟疑的问题:“陛下,臣此言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吗?”

  ”没有。”朱翊钧直接摇头说道:“只不过朕很好奇,爱卿准备让谁去做这件事?”

  “锦衣卫。”谭纶的眼睛轻眯对说道:“这也是臣要说的一件事。臣觉得对军中的监察可以让锦衣卫来做,这次就是一个好的开始。”

  朱翊钧差点笑出声,神情更古怪了。

  谭纶的想法很简单,就是要把这件事给锦衣卫。毕竟锦衣卫是天子亲军,而且实力非常雄厚,即便是做出什么事来,那些人也没有什么办法。

  而且锦衣卫现如今的当家人叫董大宝。这个人谭纶也了解过,这么多年董大宝做了很多大事,最重要的是办事非常干净利落,不怕得罪人。

  虽然董大宝以前是张诚的手下,但是大部分时间都跟着海瑞办事。

  这一次在西北,董大宝搞出了非常大的动作。这样的人去搞军改是非常非常合适的一个人。

  如果不是因为海瑞年纪大了,加上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谭纶都想请海瑞出山了。

  除此之外,谭纶还看中意了王用汲。只不过现在王用汲在西北,谭纶很希望把他调回来给自己做副手。等到自己下去之后,就把王用汲提拔上来坐兵部尚书的位置。

  但是后来思来想去,谭纶发现还是不合适。倒不是因为王用汲不合适,而是因为他对军中的事并不是很了解,也不适合做兵部尚书,所以谭纶就放弃了这个想法。

  朱翊钧和谭纶的想法可不一样。锦衣卫的作用,自己早就想过了,那就是宪兵。

  再者,自己的确早就想过需要加强对军队的监管,只不过一直没有想好去用什么人来执行这件事。

  是再组建一个衙门?还是调遣原来的人事?

  现在听到谭纶这么说,自己也愿意顺水推舟,可以直接把锦衣卫拆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军方的情报机构,另一部分就是军方的宪兵。

  这样一来,也算是填补了朝廷的一些控制。

  谭纶提出来让锦衣卫去做这些事,朱翊钧心里还觉得正合适。

  如此一来的话,可以让锦衣卫在军方立威。想要做宪兵,没有威信可是不行的。

  谭纶有些担心的看向了正在沉默(实际是在思考)的皇帝,也不知道自己提出来的那个意见皇帝会不会答应。如果皇帝不答应的话,自己只能想别的办法。

  朱翊钧见到谭纶看着自己,笑着摆手说道:“爱卿你不必过于心急,这件事实在是太大了,朕也要和别人商量一下。你还是先把你的计划说出来,回头再商量。”

  “是,陛下。”谭纶恭恭敬敬的答应了一声,脸上带着笑容说道:“臣的心思有些急切了。那臣就接着往下说。”

  “选定驻军的位置,卫所为募兵,田地变成皇庄。除此之外就是关于军队的整训。”

  “臣也看到了火器部队的威力,臣觉得应该全部采用火器部队,这样虽然开销大,但是威慑力十足。”

  “另外,如果朝廷负担过重,可以酌情减少军队数量,这样的战力用不了这么多的人数。这样一来的话,说不定朝廷还能削减一些负担,对户部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裁军,

  这是谭纶的另一个主要思想。

  大明的军队数量其实还可以,没到宋代冗兵的程度。

  可是现在北方已经太平了,养兵需要花很多的钱。尤其是改卫所为募兵制后,这就需要更多的钱。

  维持现在的军队数量,以朝廷现有的财力来说,恐怕撑不住。

  请收藏:https://m.see9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