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9 板凳生涯_湾区之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都会更新自己的暗号。这也意味着,每一个赛季的战术手册都是全新的——至少大部分都是更新过的。

  每一年,联盟之中都有新秀四分卫因为记不住战术手册而惨遭淘汰。

  作为落选新秀,陆恪进入球队的时间着实太短。战术手册的信息量太过庞大,即使是过目不忘的天才,也不敢说全部都能够记住和理解,更何况,这些战术都必须在比赛之中实际运用。

  季前赛,对于球队来说,是演练战术、适应战术的过程;而对于陆恪来说,则是饥/渴的学习过程。

  看看科林-卡佩尼克在第一场比赛的表现就知道了,“3:28”的惨败,仅仅只取得了一次任意球得分而已,全场几乎没有任何机会。

  现在陆恪反而有些庆幸,他坐在了板凳之上。如果现在就把他丢到球场上,势必将会手足无措,估计比卡佩尼克还要更加糟糕,教练的战术安排都听不懂。

  所以,板凳生涯,这也可以精彩绝伦。

  季前赛继续进行,第二场,他们在主场迎战奥克兰突袭者;第三场,他们继续坐镇主场迎接休斯顿德州人的挑战。

  撇开陆恪和JJ-瓦特在休斯顿的重逢不说,陆恪的最大收获正是来自于战术手册。

  当初厚重繁复的战术手册,看起来就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现在,陆恪却已经开始翻阅第四遍了,并且还是进一步的深入理解,整个成长是清晰可见的。

  不仅如此,每一场比赛总是能够有更多的收获,发现更多的疑问,这促使陆恪开始主动寻找更多的比赛录像,以职业四分卫的视角,观察比赛战术的变化。

  佩顿-曼宁和阿隆-罗杰斯的比赛是最为值得研究的,不仅仅是战术的排列组合,还有他们对于战机的敏锐嗅觉、对于战术的成熟运用、以及对队友的成功调动,有太多太多东西值得学习。

  但,他们的比赛却终究不是旧金山49人的体系,又或者说,不是吉姆-哈勃的体系。陆恪可以加深对战术的理解,却无法运用于49人的比赛,归根结底,还是要回归自己球队的训练和比赛。于是,陆恪又在战术会议上找到了乐趣。

  除了战术的收获之外,季前赛进行的同时,陆恪的日常训练任务依旧没有落下,每天坚持不懈的汗水付出,一点一点地收获回报,进入联盟之后,陆恪就犹如一块海绵一般,快速地吸收着知识和经验,迅速地适应职业联盟的节奏和氛围。

  对于落选新秀来说,此前错过了两个月的适应时间,他们必须加倍努力才能跟上进度。

  在第四周前往圣迭戈,客场对阵圣迭戈闪电之前,陆恪又一次完成了日常训练任务,再加上之前一次十四天的任务循环,陆恪现在又拥有了两个基础点数。

  第一个基础点数,添加在了持球跑动之上

  请收藏:https://m.see9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