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86 专访记者_湾区之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场外八卦和个人形象来说,他们的首要任务还是在球场之上证明自己。没有人关心,这名新秀“是好人还是坏人”;所有人都关心,这名新秀“能不能打好球”。

  对于陆恪来说,也是如此。

  “十四号”球衣和头盔之下的那个年轻人,球场之外到底是什么模样和形象,没有人会在乎;与其关心这些没有营养的炒作话题,不如讨论一下,第三周的比赛,应该选择艾利克斯-史密斯,还是继续沿用这名落选新秀四分卫。

  但,布莱恩却产生了浓厚的好奇。

  不仅因为陆恪的崛起之路太过神奇;还因为陆恪的场上表现太过惊艳——不是四分卫评分之类的数字,而是关键时刻的勇者之心。在那一刻,布莱恩真正地忘记了陆恪的“华裔”身份,更多是力挽狂澜的胜利功臣。

  打量探望着整条街区,试图寻找目标建筑,不经意间,布莱恩就捕捉到了一个年轻人的身影,推开屋子的正门,手里提着两袋垃圾,踩着轻快的步伐,快步走了出来。

  一件简单的白色T恤搭配浅蓝色牛仔裤,一双普通的白色帆布鞋,随意地套了一件深蓝色的棒球夹克外套,一头黑色的短发在旧金山的狂风之中略显凌乱,隐约可以勾勒出年轻而朝气的五官轮廓,还有些许稚气未脱的少年气质。

  眼前的年轻人,赫然就是陆恪。

  没有球场之上大杀四方的强势,没有带领球队绝地逆转的霸气,也没有面对媒体妙语连珠的机智,看起来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年轻人,正在乖乖地帮忙家里完成家务活,嘴里絮絮叨叨地抱怨着,但该做的都还是老老实实地做完。

  “小鹿斑比”,这是布莱恩脑海里闪过的第一印象。

  在西方人眼中,亚裔面孔总是格外年轻,更为准确一点,根本无法识别年龄的迹象;更何况,陆恪本来就未满二十二岁,刚刚大学毕业,对于在社会之上摸爬滚打多年的布莱恩来说,也就是一个青涩的毛头小子。

  此时,这种印象就更加深刻了。如果有人说,陆恪是一名高中生,布莱恩也会相信的。

  但,对于橄榄球来说,这却不是一件好事。亚裔面孔的陌生和怀疑,本来就让人们充满了质疑;而新秀的年轻和生涩,更是没有帮上忙。可以想象,在赢得球迷认可的道路上,陆恪还需要完成很多很多的挑战。

  打开车门,布莱恩没有追上去,而是站在街对面,目送着陆恪小跑到了街道底端的拐角处,丢掉了垃圾;而后又目送着陆恪小跑着回来。

  “早上好,陆恪。”然后,布莱恩打起了招呼,“今天不是垃圾日?”

  在这样的小区里,有两种方式可以处理垃圾。

  一种是固定的垃圾日,一般每周有四次,而且经过的时间也是固定的,家家户户都将垃圾打包好,放在家门口

  请收藏:https://m.see9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