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八十二章 男孩子物理_黑科技图书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种捕捉的方法已经在地球的科技进度上实现,在2oo1年法国的科学家已经将一束远红失谐的激光,聚焦到焦点半径小于1微米时,在焦点处就形成了一个这样的光偶极阱。

  科学家如同守株待兔的猎人一样,挖好了陷阱,等待着单个原子的降临,如果有一个原子进入了陷阱,陷阱的立刻关闭,停止向光偶极阱里面继续填装原子。这样就可以完成单原子的捕捉计划了。

  即使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原子进入了光偶极阱中,由于各种辐射逃逸和碰撞损失机制,让这些原子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逃跑。

  这是光偶极阱捕捉单个原子的方法,他有着撞大运的成分在里面,就是在极小的范围内,都有无数的原子在这个范围里活动,指望原子“落单”这种概率,不比猴子在计算机上胡乱的敲击,敲击出一个大英字典简单。

  澳大利亚布里斯班格里菲斯大学量子动力学中心的戴夫科欧彬斯科就完成了这个撞大运的实验,在过去整整五年的时间里,他终于捕捉到了一个单原子,并且用高分辨率的显微镜,拍下了单个原子的影子。

  但是这一个原子捕捉用了整整五年的时间,朱诚有这么长的时间解决这个问题吗?显然没有,所以他结合图书馆里的图书,和现实的实验经验再加上海姆提到的诱捕的方法,来完成这个实验。

  他要用的同样是光偶极阱,只不过,他需要光偶极阱捕捉到单原子的时间大大缩短。将紧密连接的原子们,用某种力量分裂,这就是他要做的事情。

  而他的选择,就是强能量密度、短波长的激光,波长缩短、频率增加,单个的光量子能量增加,推动原子分裂的进程。

  “8月3日实验报告,科锐世界科技中心智能科学分院朱诚。实验目标:行之有效的打散原子团,增加光偶极阱捕捉单个原子的概率。如果有人看到了我的实验,一定会大笑不已,我在挑战宇宙四大力,让原子们紧密的结合的宇宙四大力啊!用暴力去分解,然后被光偶极阱捕获。”

  “他们一定会惊呼,天啊,这个疯子!”

  朱诚摇了摇头,安心做他的实验,一边做试验一边用摄像头记录他的试验经过,摄像头记录实验过程,这是任何实验室都有的要求。

  如果试验成功,那么就可以作为实验依据像组织提交自己的实验结果和报告,所以所谓的不可重复试验的说法,其实是因为技术太过强大,进行的技术封锁而已。

  他的实验在进行,而周围的助手在他的身边忙活,这个工作极其漫长,而且无趣,科学实验就如同在乌漆墨黑的路上行走,根本没有任何光芒照亮他们前行的路,他们只能摸黑前行。

  而且在没有具体的实验报告出现之时,甚至实验的人都不知道自己

  请收藏:https://m.see9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