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斯时何时?战乱之时! 六七一 本官回来之时,要是另一番场面_崇祯七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上次跟你说的那标准,本官后来想过,不大靠谱,得调整一番了。”

  “第一个是窑厂,本官回来的时候,窑厂得出砖,你说,一个月能产多少砖?”

  张寒一直是在负责窑厂这块儿的,也是很用心的在做,时常去那边瞧瞧看看,自然也就很通晓。他沉吟片刻,道:“五万砖?”

  董策暗叹口气,后世花上几百万建上一个砖窑厂,请上几个师傅一个月就能产出上百万砖。而在这个年代,这个数目,可是绝对达不到的。而且这还是在窑厂有上百人的基础上。

  “五万砖?不成!太少。”董策道:“至少得十万砖,而且要大砖!本官知道,这个数儿有点儿难,所以新的流民来了之后,你可以招人进去。到时候拿出个章程来,你们一起瞧瞧,那些人一个月给些银钱或者是拿粮食来折都成,人数最高一百,你看着办!”

  董策都给出这些来了,张寒自然就不能不答应,若不然就是不识抬举了。

  “第二个就是畜牧养殖司。”董策问道:“现下里头有多少牲口?”

  “猪羊等大些的牲口,二百七十六,鸡鸭鹅等小的,五百七十。”张寒回答的很快。

  “太少。本官回来之前,大的不能少于五百[一][本读]小说,小的不能少于一千。”

  张寒张口结舌,心里一阵叫苦,这些牲口的数量增加,只能指望其繁衍,可不是想有多少就有多少的,这可怎么控制?

  不过董策显然是不想给他说话的机会:“还有渔猎司,这个就没什么要求了,春日万物繁衍生发,除了必须的之外,就不要多抓了。”

  “是!”张寒赶紧应下,心道这个好歹没有给出太高的目标。

  “石进周仲,你们两个,本官没有太多的要求,只有两点。第一,把他们给好生操练好,一定要练出一支精兵来。第二,按照当初本官交代下来的,好生管教,别出什么乱子。至于改组,重新建立编制的事情,等本官回来再说。”

  “是,属下遵命。”两人起来答应。

  “然后是总装备处。”董策看向周伯:“周伯,你的任务,很重!”

  他问道:“现在工坊里,有多少铁匠,多少木匠,多少泥瓦匠?”

  “回大人的话,铁匠四十六人,木匠三十三人,泥瓦匠六人。”周伯没什么犹豫便是报出了准确的数字。

  “不够,这个数字,实在是太少。从今日开始,继续大肆招募各类工匠。”董策拧着眉头道。

  “大人……”周伯面露为难之色:“周围百里之内,咱们实在是招不到人了,孤店的工匠,能招来的,全都被赵掌柜的送到咱们这儿来了,就连阳和城的工匠,咱们也招了不少来。”

  “那就去更远的地界儿。”董策道:“往西走,别局限在冀北道,往别的道去,那边军堡极多,世袭的匠户也

  请收藏:https://m.see9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