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六章 春宴(上)_嫡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景哥儿的贴身物件儿拿出去。把他们一家发卖了,这个侯爷也觉得有道理,可他又出了个主意。媳妇,媳妇就觉得有些伤阴德了..”说着抿了抿唇,一张圆脸皱起,叹了口声,又凑拢了暖榻,压低了声音:“侯爷怕万管事一家将事情四处乱传,吩咐人去赐几碗哑药下去。”

  太夫人拨佛珠的手一顿,片刻后又继续诵佛:“既然是侯爷吩咐的,自然有他的道理,照着做就是了。我们家海灯、长明灯供奉得不少了,万管事一家罪有应得,不怕的。”

  大夫人听太夫人也是赞同的,说不清是如释重负还是有些失望,应过喏,便带着行昭告了退。

  大夫人的话,行昭耳力好,隐隐约约听到个大概。无毒不丈夫,万管事一家敢这么做,就证明是得到了充足的理由与支持的,至于是不是来自贺琰的,就不知道了。贺琰到底还念了些旧情,只是毒哑了,而不是灭口。

  一连数日都是风平浪静,二爷知道后又拖家带口地去荣寿堂谢,又去勤寸院谢。二夫人是做梦也想不到行明这样争气,又想起来那日在正院见着那个有着一副剑胆琴心的少年郎,又会不由自主地想要是行明当了二皇子妃会是怎么样的风光。

  每到这时,行明就一副无奈的模样,避到怀善苑来,扯着行昭养的几盆兰草说:“母亲现在真的是望女成凤了。别人给她三分颜色,她就能开个染坊。二皇子妃那是我能想的吗?我只求那天不要出个什么岔子丢了脸,就阿弥陀佛了!”

  “你能想明白是最好的!”行昭边说,边心疼兰草,一把从行明手里头抢过,便看着行明仰头笑,既笑行明的前程越来越好,又笑母亲好容易平平安安地过了正月二十二,避开了前世的那场祸事。

  两姐妹日日腻在一起,偶尔去瞧瞧行时,偶尔去看看行景,东偏房的行晓还在养着,行明与行昭都不乐意看见她,便默契地绝口不提。

  行景倒是沉寂很久,既对身边人的背叛感到揪心,又对郑家那双不要脸不要命的婆娘感到不解。贺琰教导他,不要将这件事往外传,能憋住就憋住,既是为了闵家,也同样是在保全贺家的颜面。

  可他面对慈父一般的明先生,还是一五一十地说了。明先生沉吟半晌,带了几分犹豫地说出这样一番话:“信中候闵家声誉确实没有贺家有贤名,俗话说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因为你的妥协和退让,给了郑家的一个错误的信号,让她们以为你是予取予求的。同样你瞒着家里人也是不对的,你给贺府信息的缺失,造成了两厢错节,故而给了郑家的可趁之机。”

  行景沉默,却没有看到明先生明显有些怀疑的眼神。

  转眼就到了二月初五,黄道吉日,宜出行宜宴请。

  平阳王府在距离皇城极近的红双胡同里,一条胡同都是住着平阳王府的人,平阳王是今上胞弟,娶的也是青羊蒋家的姑娘,青羊蒋家开着书院,却不参政事,没人做官,却桃李遍天下,这才是真正的清贵。故而平阳王位高却闲散,好宴宾客也好聚文人雅客于一堂,赏一宵之繁华,品满春之悠长。

  贺家到的时候,已经是接近晌午了,平阳王府下的帖子说是来赏春花喝米酒,故而行昭一仰头,便能看见挂在平阳王府青砖白墙上的几枝才抽出绿芽的藤蔓枝叶。

  重生过后,周平宁的面孔似乎像被愈渐厚重的纱雾蒙住,变得越来越模糊。在紧锣密鼓的保全母亲这一场战役中,行昭根本来不及去思考前世的情愫和延伸。

  ?1651987116

  请收藏:https://m.see9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