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章 破釜沉舟 第二十二节_大汉帝国风云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上的上卿,而李弘这个大司马、大将军不过和三公同列,相比刘虞,还差了那么一点。

  太傅大人如今既不是大汉叛逆,又没有犯下什么滔天罪恶,凭什么打他?

  就凭他不愿听从李弘的调遣?刘虞是太傅。幽州牧不过是他兼领的职位,他当然可以不听李弘的调遣。

  另外刘虞是宗室中声名最为显赫的大臣,名震天下,他还是李弘的故主,对李弘有提携之恩。

  就凭这几点,李弘如果没有让人信服的理由,他根本就不敢打幽州。打下了幽州,得罪了一大片,背上了恶名,他将来还有什么威信可以统率大军?

  说句难听的话,只要李弘说句我要打刘虞的话,这大帐内的三府大吏当场就要跑掉好几个。

  原幽州府的几个掾属肯定要走人。估计卢植一气之下,也要离开邯郸,卢植一走,一大批被他邀请而来的名士大儒估计也一窝蜂跑了。

  而鲜于辅、阎柔、玉石、鲜于银这些原幽州将领即使不离开北疆军,估计他们也不会像过去一样,对李弘忠心耿耿了。

  一个连自己故主都可以杀的人,还有什么忠义可言?最严重的还是长公主。

  长公主对刘虞非常牵挂,她知道后,十有**要阻挡李弘攻打刘虞。如果李弘坚决不从,她带着人跑到幽州跟着刘虞,那事情就不是麻烦了,而是不可收拾了。

  李弘最早打公孙瓒的理由就不足,所以他带到冀州的将领,一个幽州籍的都没有,甚至连下级军官都没有。

  但即使是这样,他还是把刘虞得罪了,两人的关系至今还是处于决裂状态。

  这对李弘来说,其实没什么好处。所以李弘现在绝对不会主动打幽州,他要继续按自己过去所设想的办法,一步步把公孙瓒逼到绝路,他一定要让公孙瓒送给自己一个攻打幽州的理由。

  果然,公孙瓒再打龙凑,给了李弘一个勉强可以攻打幽州的理由。公孙瓒这个将军受太傅刘虞的节制,他要遵从刘虞的军令。

  这次公孙瓒突然再攻龙凑,一般人自然会认为是刘虞的意思。刘虞已经和李弘议和,李弘也无意再攻幽州,但刘虞非要打,李弘也只有迎敌了。

  这个理由实在太勉强,难以服人,所以三府诸多大吏都表示了反对,尤其是刘放、刘范等原幽州府掾属,他们坚持认为公孙瓒再打龙凑是公孙瓒自己的主张。

  然而,荀攸的一番推测,却让所有人都目瞪口呆。荀攸说,在幽州,是太傅大人说了算,公孙瓒不可能象在冀州一样,为所欲为。

  公孙瓒要想打冀州,只有两个办法,一是得到刘虞大人同意,二是擅自出兵,但公孙瓒擅自出兵,他的粮草从何而来?

  以太傅大人的为人,他既然和大将军议和后,就不会再出尔反尔。所以,公孙瓒再打冀州,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

  请收藏:https://m.see9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