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四章 破釜沉舟 第二十三节_大汉帝国风云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幽州军的士卒这几年都不拿军饷,只要吃饱肚子就行,所以幽州军能迅速增兵很正赏。”

  “幽州军虽然人多,但精兵少,公孙瓒不会和我们决战。中平五年(公元188年)我们到幽州平叛,张举、张纯的十几万黄巾军和数万乌丸铁骑在蓟城和我们决战,结果大败,不久叛军就败亡了。今天的情况和当年非常相似。公孙瓒肯定会吸取当年黄巾军大败的教训,不会和我们决战,而是率军向辽西、辽东撤退。”

  “从蓟城到辽西、辽东,路途艰辛而遥远,大军如果远征,粮草辎重的运输问题根本解决不了。”朱穆指着地图上狭长的幽州,无奈地说道,

  “公孙瓒在辽西、辽东戍边几十年,经验非常丰富。我们很难打败他,所以,我们只能示弱,只能在两线同时作战,这样我们才能把公孙瓒留在幽州的中部,才能诱骗公孙瓒和我们决战。”我们不想长期在幽州作战,更不想远征辽东,我们要不惜一切代价,以最快的速度击公孙瓒,稳定河北三州,这就是我们为什么不能征调胡族铁骑参战的主要原因。

  当然,不征调胡族诸部,也有稳定边郡胡人,节省军资的作用。另外,我们用胡人打公孙瓒,可能会激怒部分幽州人,这对我们迅速占据幽州非常不利。

  诸位大人不要忘记了,公孙瓒是土生土长的幽州人,这些年他因为抗击胡人的入侵,屡立战功,声名显赫,在幽州非常得人心。

  公孙瓒仇恨胡人,嗜杀胡人,对胡人向来不手软,动不动就屠族。就凭这一点,大部分幽州汉人就拥戴他,视他为大汉的英雄,幽州的战神。

  相反,太傅大人是个外来人,他虽然声望极隆,为幽州做了许多事,但他毕竟不是幽州人。

  太傅大人对胡人一向采取怀柔之策,这和公孙瓒的血腥屠杀有很大区别,太傅大人也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得罪了部分幽州仇恨胡人的汉人。

  大家可以想一想,公孙瓒屡屡阻杀和抢掠汉、胡来往的使臣和货物,但太傅大人为什么没有惩罚他?

  太傅大人上奏朝廷弹劾公孙瓒,朝廷为什么每次都轻描淡写,不予理会?

  不是因为太傅大人心软,也不是因为公孙瓒在朝廷有人,而是从幽州到朝廷,有很大一部分人根本就和公孙瓒一样,认为对待胡人的政策就是杀,就是灭族,而不是什么怀柔,什么招抚。

  太傅大人督领幽州军政,公孙瓒受其节制,但现在大家可以看一看,事实正好相反。

  公孙瓒现在不但独掌幽州兵事大权,幽州政事他也一样干涉。否则,他的大军粮草从何而来?

  太傅大人对他一点办法都没有,为什么?很简单,幽州军中的许多将领,幽州各郡县的许多大吏,甚至幽州牧府的许多掾属,不是听太傅大人的,而是听公

  请收藏:https://m.see9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