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十七章 国企改革大课题_重返1988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怎么才能靠着双手让自己的生活变好,至于说吴江瑜和吴敬荷这样的人,他们天天所想的就是改革,让国家在这场改革中如何变得更好。

  这就是境界,有知识,有眼界的人去考虑如何在这场改革中掌握主动,但大多数人根本就不知道这场改革会带来什么,只能随波逐流。

  突然之间,刘向学似有明悟,觉得自己要成为能够把握这场改革的人,而不是像以前那样混混僵僵的过日子。

  想到这些,刘向学看向儿子刘啸,自己能有这些高的“觉悟”,可都是儿子教他的,没有儿子,他现在还只是轴承厂的工人,每天为怎么卖出去轴承绞尽脑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直到工厂开不出工资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现在呢,竟然和吴敬荷教授在一起探讨问题,一切仿佛在梦中。

  吴敬荷和吴江瑜正说着,敲门声响起,然后一个人推门走了进来,正是黎宁。

  “黎宁,你来的正好,这位是咱们教委的吴江瑜吴部长,老吴,这位是我们研究所最年轻的教授黎宁,他研究的领域就有教育改革,以后你们可以深入的探讨一下。”

  “吴部长,您好您好,我十几年前在首都大学上学时可是听过您的课,所以您是我的老师。”

  黎宁毕恭毕敬的说道。

  吴江瑜笑了笑。

  “黎宁,我知道你,我从大学出来那一年你就是副教授了,现在不过几年时间就成了研究所的教授,还是博士生导师,你没有辜负首都大学的培养,以后要再接再厉。”

  “老师放心,学生定不会辜负老师和母校的期望。”

  吴敬荷又指了指刘向学道。

  “黎宁,这位就是向学,在信中你可没少提问题,人家都一一解答,今天你可得好好谢谢向学。”

  黎宁早就看到刘向学父子,果然只是一个三十三四岁的年轻人,比自己小了差不多十岁,年纪轻轻就拥有洞察经济发展的眼界,即便他非常骄傲也不得不钦佩对方。

  “向学,今天我终于看到大活人了,我们也是神交已久,你对咱们国家的经济拥有深刻的洞察力,让我万分佩服,以后咱们还得多联系,多交流。”

  刘向学赶忙站起来,对方也是教授,自己何德何能可以与之相提并论?

  “黎教授,您和吴老太客气了,我这点水平在两位面前算不得什么。”

  话题转向了刘向学,吴敬荷先把一摞文搞递给了他。

  “向学,这些稿子是我们去年做的课题,里面有不少内容都引用了你的结论,你先看看。”

  刘向学接过来一看吓了一跳。

  “吴老,这是给领导们看的材料,我的那些东西………!”

  吴敬荷摆了摆手道:“向学,你的很多理念都非常好,甚至是高瞻远瞩,我们这些人都想不到,而且已经得到了上面的认可。

  呵呵,我告诉你,现

  请收藏:https://m.see9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