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章 考试结束_重返1988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时间速度就会提升一倍,两年时间早就落后国外四倍了。

  不过可能没有四倍,毕竟现在计算机还没有普及推广,市场规模决定产业发展速度,九十年代计算机发展才开始加速。

  反正刘啸也没事,和父母就跟着两位工作人员前往华夏大学的机房,吴江瑜和其他人则是随着江校长到办公室闲聊去了。

  华夏大学可比丰城的矿业学院大得多,校园里的一条路就堪比丰城的解放大街,路两旁还立着路灯,一片树林中隐隐还传来水浪拍岸的声音,穿过树林后,果然眼前出现一个人工湖,差不多有足球场那么大,湖中心还有一个小岛。

  “我的天,学校里还有湖?这学校得多大呀?”

  刘向学和夫妇看得都呆住了。

  随行的工作人员笑着解释。

  “向学老弟,这是云湖,等刘啸上学后,有时间还可以在湖上泛舟呢!”

  “好名字,好名字!”

  刘向学真是大开眼界。

  云湖旁种着杨柳松柏,现在已是春天,春风吹过枝叶随着湖水摇摆,偶尔几只从南方飞回的大雁落在水上扑打翅膀,有一只大雁竟然从湖中衔出一条鱼来吞入腹中,这一幕倒是颇有一丝南方水乡的味道。

  当然,大学里最重要的是人,是那些莘莘学子,或是在湖边慢慢走着,一边走还一边背诵着英语;或是在湖边的石桌上书写着什么,还时不时的陷入沉思。

  而在不远外的一个假山前,三位大学生正在弹着吉他唱着英文歌曲,周围有十几个男女学生如痴如醉的看着他们表演。

  这就是八十年代的大学校园,每个人都衣着朴素,在刘啸眼中无不散发着土气,可他们每个人身上都有一种朝气,那是对未来的憧憬和向往。

  他们身上理应有这种气息,因为他们都知道自己在做什么,那就是好好学习,毕业后成就自己,不过,如何成就便不好说了。

  有一些学生当然是要投身到国家改革开放的洪流中,在这洪流里拼出一片天。

  而有的学生恐怕就不是这么想,他们向往西方国家,学习的目的是出国留学,特别是漂亮国,在这些人眼中那里是天堂乐园。

  刘啸在这个时代,很多国人都争破头皮想要移民国外,他们的想法很有代表性:就是宁肯在西方国家刷盘子洗碗,也不愿意回国。

  刘啸不赞同他们,但也理解这些人,因为这个时代国家没钱,无法给他们提供想要的物质条件,可话说回来,做人起码要有点理想才对。

  建国初期的国家比现在要困难多吧,要吃没吃要喝没喝,全国人民都勒紧裤腰带,为什么在如此困难下还有大批的科学家不畏艰难险阻回到国内?

  比如钱老、邓老等等,他们在国外已经成为了上流人物,有的甚至还有可能获得诺贝尔奖。

  他们义无反顾的回到国内,为国家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可谓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也正是他们的贡献,核武器、航空航天等事业飞速发展,才让华国在短短二十年里,从一个弱小的国家拥有了立国之本。

  如果没有他们,如今的华国就是想改革开放都没有条件,因为只有拥有强大的国防能力,才能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才能维护国家周边的稳定。

  “但愿你们这些人,以后能为国家多做一点贡献吧!”

  很快,刘啸来到了华夏大学的计算机应用教室,一间两百左右平方米左右的房间里放着三十台电脑,门口还有两个工作人员,每一个想进教室的学生都要出具证件,这算是当下华夏大学科技含量最高的一个地方。

  “李处长,孙处长好!”

  工作人员看到带领刘啸过来的两个人急忙打招呼,这两位一个是学校的人事处处长,一位是学生处长,都是实权人物。

  “嗯,我们进去看看!”

  李处长点了点头,带着刘啸一家人走进教室。

  教室里有十几名学生正在鼓捣计算机,他们可不是在打游戏,计算机里也没有游戏,每个人面前放着教材,然后按照教材进行编程操作,其中有几个学生更是非常熟练的敲击着键盘,而且还是用英文,看样子已经有了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水平。

  请收藏:https://m.see9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