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七六章 善堂内再遇杨曌_大唐群芳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尼姑拉开大门走了出來,一脸的慈祥神态,给人一种宁和的感觉,

  “沒关系的,您就是盛安居士么。”

  “正是贫尼,不知施主找贫尼何事。”

  “谢小姐让我给您送书信。”说话间,杨平安取出书信递了过去,

  中年尼姑平静的目光中泛起一丝波澜,但她掩饰的很好,并未被杨平安发现,

  “原來是谢施主啊,施主请随我來。”她并未从杨平安手中接过书信,而是引着后者步入善堂,介绍着善堂情况,不时接受院内嬉笑玩耍的孩童问好,

  院内估摸着有将近三十个孩童分吃杨平安买來的肉包,虽然他们穿着都很简朴,但各个脸上却洋溢着开心的笑容,显然他们在此的生活很是幸福,比起后世那些福利院等救助机构,要强出太多,

  善堂始建于百年前,沒有收入來源,总共收留救助的孩童超过千人,全是靠各方善人出资捐助,这才使得善堂维持至今,

  不过杨平安沒心思听这些,他只想尽早将书信交给对方返回谢府复命,可是盛安居士却越说越有兴致,竟然将他请进一间厢房,让人奉上一杯香茗,与他详细聊起來,

  所聊皆是有关维系善堂生存以及捐助之类的事宜,絮絮叨叨啰啰嗦嗦,让杨平安烦不胜烦,

  善堂这种慈善机构,后世多得很,通过网上、报纸上,杨平安还是有一定了解的,所以他沒心思听对方事无巨细的介绍,

  茶喝了三杯,好容易寻到话头,他又将书信拿了出來,还有他身上的所有银两:“听大师一番教诲,在下受益良多,在下这里还有些散碎银钱,便捐与善堂,还请大师莫要嫌少。”

  杨平安将谢阿蛮的书信,以及身上还剩的七两三钱银子全都递给了对方,连一枚铜板也沒剩下,

  “公子果然宅心仁厚,相信來曰定有善报,贫尼在此,代堂中孩童谢过公子了。”盛安居士并未推辞,只是感谢一番,然后接过书信银两,欲送杨平安离去,

  就在此时,一个小尼姑走了进來,又给杨平安奉上一杯茶水,盛安居士见状,神情微一错愕,改口道:“还请公子稍作片刻,带贫尼看过谢施主书信后,回信一封,再请公子带回。”

  这到底是搞什么鬼呢,还要回信你不早点说,

  担心杨平安独自留在厢房太过无趣,盛安居士又说,今曰还有一位大善人正在善堂内,可以为杨平安引荐,

  随后她拿着书信起身离去,只留下那小尼姑陪着杨平安待在房内,

  百无聊赖的杨平安在厢房内环顾一周,目光最后定格在那个小尼姑身上:“小师傅,你我是不是在什么地方见过。”

  这可不是他想泡人家小尼姑,而是他的确感觉这个小尼姑有几分面熟,

  小尼姑脸色一红后退两步,低头道:“还请施主自重,贫尼自记事起,便一直追随家

  请收藏:https://m.see9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