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1章 烽火不熄主公的野望。_[三国]穿越后我开启了病弱主公路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子不容易,而被州郡征召,显然又站到了朝廷的对立面,最要命的是,州郡的长官不一定愿意征召他们。

  大汉十三州,各州的州牧刺史都不会是本地人士,自高祖开国以来,从本地选拔官吏或直接由乡族来治理基层的制度已经被打破。

  皇帝为了避免州郡官吏徇私,任命官员的时候会特意避开出身地,虽然能解决地方豪强势力横行乡里的问题,但是异地为官的传统却一代代的留了下来。

  想要按着自的想法安排人才的去处,首先得有足够的人才才行,要是手上有能用人,再怎么不乐意也只能把人派去原籍。

  官员异地为官有办法完全解决地方豪强势力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但是不代表他们什么都做不小,很明显的一点是,走裙带关系要比前艰难许多。

  人情往来的前提是要有人情,刺史、郡守空降到地方,算地豪族主动示好,他们也不敢随随便便把对方成自人,长袖善舞八面玲珑的长官可以趁机扩大关系网,刚正不阿耿直秉公的长官却不会给他们面子,不管怎么说,借此走后门的难度都要提高不。

  一般刺史、郡守甚至县令上任都会带着自的属官,新官上任三把火,为了保证自的权威也要打压地的豪族,毕竟一山不容二虎,地头蛇势力太大,他们这些正经的官怎么树立权威?

  各州州牧上任后拉拢地的大世族来稳住地位,刘表刘焉甚至刘虞走的都是这条路,只是前拉拢的是地世族,后拉拢的是附近游牧民族,一旦他们站稳脚跟,立刻会扶持自的势力,

  大家族的人可以和以前一通过家族的势力到州郡为官,小家族的轻人赶不上躺儿,想要出仕要想其他法子。

  邺城书院明面上只是个书院,郑玄爷子担任院长且有接受任何官职,司马徽和其他几位名士大儒几乎住在藏书楼中,同不问政,表面看来和官场有任何关系,但是所有人都知道,从书院中走出去的士人想要进入官场必然比其他人容易得多。

  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州牧大人拿出万卷藏书修建藏书楼,又请来众多名士大儒在书院任教,不可能只是为了让冀州的读书人有地方请教。

  天上不会掉馅饼,州牧大人开办邺城书院自然有他的用意,以前学得文武艺货帝王家,现在学得文武艺货州牧家,仔细想想,似乎跟着州牧大人更有前途。

  原焕相信外面那些轻人能明白他的良苦用心,只希望那数量不多的寒门子弟能坚持下去,天下寒门子弟的数量比世家子多了不知道多倍,可是出仕为官却只有世家子,现在他把那座对寒门子弟封了的大门打开一条缝,只要能把握住机会,那条缝会越来越大。

  璟儿小,不知道汝南袁氏意味着什么,先前袁术来邺城,叔侄两个也只是草草见了一面

  请收藏:https://m.see9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