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71章 举世皆浊我亦不清。_[三国]穿越后我开启了病弱主公路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颜子既没,能备九德,不贰其过,唯荀彧然。【1】

  对荀彧这样仁以立德、明以举贤、行无谄赎、谋能应机的君子,原焕是生怕他走上史记载中的路,算有多方法可以摆脱朝廷的牵制,他也还是选了最稳妥的一种。

  只要能让荀彧想明白,再多的钱粮花出去是值得的。

  史上曹板能走到那一步,荀彧功不可没,正是有荀彧长期坚守在大后方,曹『操』才能没有后顾忧转战四方。

  汝南、颍川、南阳三地几乎是大汉有人才谋士的储备地,荀彧出身名门,年少时便被何颙誉为“王佐才”,在袁绍权势鼎盛的时候转投当时并不起眼的曹『操』,可以说是惊掉了一群人的眼珠子。

  于曹『操』而言,没有荀彧,大概没有后来那个称雄北方的曹公,两个人亦师亦友,曹板身边谋士云,细数下来,最重要几乎是荀彧引荐而来。

  被称为谋主的荀攸荀公达,奇谋百出的郭嘉郭奉孝,治世有方的陈群陈长文,还有位列三公的钟繇钟元常等人,和荀彧关系匪浅。

  曹『操』年轻时立志匡扶大汉、以身报国,荀彧看重的是他这一点,朝廷黑暗,皇帝昏聩,荀家文若对天下大势洞若观火,辅佐曹『操』、迎奉天子、征讨袁绍,几乎曹『操』有的重要决策离不来他的身影。

  曹『操』一统北方后说过,天下定,彧功也。

  荀彧也担得起这般赞誉,没有荀彧的坚守,早在曹『操』攻打徐州为父报仇、兖州张邈陈宫几乎州反叛时,曹『操』没了安身处。

  王佐才,前提是要有王可以辅佐。

  世事无常,经过多年征战,那个以匡扶汉室为己任的曹『操』改了志向,以仁义为行事准则的荀彧却没有变。

  ——本兴义兵,匡朝宁国,秉忠贞诚,守退让实。君子爱人以德,不宜此。【2】

  君臣互扶持十多年,他跟随曹『操』出生入,却在曹『操』要进魏公、加九锡的时候郁郁而终,两个人共同患难几十载,到了最后,却自己把自己『逼』到以明志的地步。

  荀彧一心弥『乱』济世,作为基本站在黎百姓的立场上,曹『操』不听劝,荀彧固执,两个人谁不肯退让,无可避免要走向那一步。

  原焕轻叹一声,荀家文若是心存天下的温良君子,生逢『乱』世,方涂炭,举才不以标鉴,筹划不以要功,有人对曹『操』不利,他呕心沥血为曹『操』筹谋,曹『操』想篡汉室,他也做不到看着辅佐多年的主公背上谋逆名。

  局势愈发混『乱』,长安朝廷完没有济世安的意思,比起匡扶汉室,他们最好站在黎的立场上,毕竟看现在这情况,匡扶汉室和救世济已经是对立。

  好在结果不错,可以放心过年了。

  原焕晃着温热的杯子,神『色』悠闲看郭嘉气急败坏的跳脚,温柔的

  请收藏:https://m.see9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