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百九十四章:下云村调查!_抗日之铁血军魂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些地主豪强手中的武器,要是逼债,也用不着动枪呀?

  难道是?

  陆山有一种很不好的预感,希望与自己猜测的不要变成真的。

  “老伴儿,老伴儿,家里还有面吗,给两位客人做一碗面!”老汉朝厨房走了过去。

  “老头子,家里就剩下那点儿,还是给虎娃……”

  “老伴儿,您看,两位客人给了这个!”

  “大洋,天可怜见,老天可怜咱们张家了!”

  ……

  烧水做饭总要一段时间,陆山就与老汉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聊的最多的自然是地里的收成了,毕竟农民最关心的就是这个。

  陆山虽然是孤儿,可自幼在农村长大,非常清楚农民的生活的困苦,尤其这还是数十年前的旧中国,繁中赋税加上沉重扥劳役已经让农民成为天底下最穷困的一群人,还是绝大多数的。

  对农事来说,陆山也还算熟悉,只不过他生长在南方,而北方的农事跟南方是有区别的,所以老汉一听,就说他是关内人,关外的农事跟关内是不同的,受季节影响,关外普遍只种一季,而南方则是两季,甚至三季,这产出自然就不一样了。

  不过关外土地肥沃,一季产出还略比南方一些地方要高,除去沉重的赋税和交给地主家的租子,一般温饱还是能够做到的。

  张老汉家自家有五亩地,然后租种了一个钱姓地主家的十五亩地,自己的五亩亩产好的时候三四百斤,差的时候一两百斤,交去税赋,估计能留下的粮食也就六百多斤,好年景的话,要多一些,然后租种的十五亩地,每年也可获得一千五百斤粮食。

  这样一家人每年可以分的两千多斤粮食,这样一个五口之家,其实也是勉强食用了。

  除非好年景,否则家里一年到头基本上没有什么余钱。

  张老汉家最值钱的就是那头黄牛,已经十五岁了,在牛龄中算是高龄了。

  就是因为这头黄牛,他才能租种了钱家的十五亩土地,而且还是上好的水田。

  张老汉有一个儿子,一个女儿,女儿出嫁了,嫁的不太远,就在邻村,而且还是换亲!

  这种接亲的方式在农村很常见,就是两家人都有一子一女,然后两家结亲,你家儿子娶他家姑娘,他家儿子娶自家姑娘!

  这样一来两家就更亲了。

  张家之所以能够换亲,也都是因为那头老黄牛,这头黄牛可低五个人的劳动力,换亲之后,两家人自然都收益了。

  光说话也没意思,陆山叫汪二喜拿了一瓶酒和一只烧鸡还有一包花生,三个人就围着桌子吃了起来。

  张老汉也不是笨蛋,看到人家拿出了烧鸡和白酒,就知道人家不是没吃的,而是就着这个由头给他钱的!

  当下张老汉对陆山的感激不得了,谈话之中真话也渐渐多了起来。

  “先生,这就真好喝!”张老汉滋了一口,

  请收藏:https://m.see9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