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3章 弃贱从良_奄遗在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让蒋大凡把人召集齐,只要愿意退出的,都送到我这里来,这笔钱都由我来出。”

  “既然秦老大有这样的心思,也算是积德,如此甚好!”

  蒋大凡听了这个讯息,一开始是不乐意的,毕竟这些女子都是摇钱树。

  钱树子,就是对这些女人们的定义。

  更何况自己也做不了主,倭人也投资了很多在这里,要是人少了,也不好交代。但是秦邦也不好得罪,毕竟是朝廷亲赐的“百工长”,也算是和官府上能说得上话的。

  不过好在秦邦能给他一笔钱,他拿着这笔钱又去城里的青楼买了一些年纪大的女子回来,凑够了人数。

  这些年纪大的女子在城里也很少有恩客光顾,那些城里人钱少事多还玩花样,动不动皮鞭蜡烛的,还觉得自己有文艺强调呢!还不如去做海上的生意呢,海上的这些人出手大方,也不需要你会琴棋书画掷骰子,都是直奔主题的,比城里男人爽快的多了。

  这次海上共统计总共有50位女子愿意从良,秦邦付了一大笔银两给她们赎出。

  汪锃留了下十几位年龄适中,相貌尚可的女子,他的队伍中有些带队的大哥们,还有未婚配的,可以许配给他们。其中一位女子叫张翠乔,颇有些才情,识文断字,她本是官宦人家的女子,因父亲获罪,卖身救父,后来流落青楼。

  要是把张翠乔许配给徐溪最适合不过了,因为徐溪常常自叹,自己读书少,将来要找一个有文化的女人。

  剩下的女子,秦邦带走,一些人安排做女工,一些头脑灵活、口齿伶俐的安排到了宁波十四行。

  有一个女子话语不多,面容秀丽,怎么形容呢?想起一句诗:半羞还半喜,欲去又依依。还有一句: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秦邦暂时只能想到这几句了,这几句还是以前在港台电影中看到的台词。

  这女子叫容若桃。本名不是这样的,本命只是叫二丫头,是小户人家的孩子,阿猫阿狗的乱叫的,只是有一年遇见了一个赶考的书生,两人一见钟情,来了那种《西厢记》的感觉,女子便拿出自己的妆奁,资助书生去京城考试。

  书生给女子重新取了名,叫容若桃,名字来自于白居易的《后宫词》,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

  果然读书人撩妹就是那么让人魂牵梦绕。

  书生承诺,若来日高中,必踏着七色云彩来娶她。哪晓得此后再无音信,有传闻说书生已做了有钱人家的赘婿,容若桃父母亡了后,没有生计,流落到青楼。

  秦邦将容若桃单独带走,让她来家里做丫鬟,其实也不能叫丫鬟,是帮少归燕和卢巧儿做一些琐碎的事情,她也认识少许的字,帮十四行记记账,打打下手都可以。

  少归燕、卢巧儿对容若桃颇为怜惜,让她以姐妹来相称。

  秦邦和少归燕卢巧儿说,想把容若桃放在卢克用的身边,这样可以减轻一下卢克用被琐事烦扰,这样卢克用可以外出做些重要的事情。

  用现代的话讲,就是给卢克用找个秘书或者助理!

  其实秦邦的内心的想法是想给卢克用找一个老婆。

  卢克用是卢子鸣的侄子,和他也算是兄弟了,如今也只混得了个小差役,还要拿命在海上去做事,一直耽误了个人的事。

  卢克用有些功夫,看似杀伐果断,但却是一个老实人,当然不能给他物色一个潘金莲似的人物,要给他找一个能安安稳稳过日子的人,而且性格也要知足常乐,温和重情,她觉得容若桃就是这样一个人。

  当然不能和卢克用明说,因为他还不知道卢克用是怎么想的呢,毕竟是青楼的女子,等容若桃和卢克用处出感情来,水到渠成的时候,两个人自然就会互生爱意。

  卢克用见秦邦把容若桃带到了他的身边,连连摇头,说:“我活这么多年,都是我伺候人,哪有人伺候我的道理?妹子也是苦命人,你就安心的在这,也没啥苦差事让你做,还是我伺候你得了!”

  请收藏:https://m.see9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