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93章 慈善抵税_奄遗在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商贾们对新的商业税法视若仇敌,都是持反对意见,若是一字不改地执行,都显得不情不愿的。

  官府传达的旨意是,可以商榷,但不可以推翻。经过几轮讨论,作了一些细节上的修改,最重要的是,他们特地还加了一条,慈善免税条款。

  这个条款的意思是,这些有钱人每年为了乡亲们做了很多善事,那么这些做善事所花去的银两,应当抵去税款。

  这事传到皇上那儿,皇上想,本来就是朝廷的税款,理应朝廷收上来后去做慈善,你现在自己直接截流了税款,拿去做所谓的好事,然后博得一个自己的好名声,这名声和朝廷并没有任何关系,想得倒是非常完美呀!难道你给七大姑八大姨捐钱了,你也抵税?你捐钱给洋教堂里,整天真主阿门的,也要抵税?你赞助有钱人玩水爬山上珠穆朗玛,也要抵税?

  嘉靖皇帝也不是不讲理的人,若是断然拒绝,难免税法推进又要拖延很多日,这底下的人,不仅仅是官员,也包括商人们,只要对自己不利的,拖字诀应用的炉火纯青。

  那么就各让一步,同意慈善免税条款,但做慈善之前,需要报告你做的是什么慈善,需经官府同意,然后这笔钱拿到国库之中,待慈善之事开做之时,国库再拔付出去给付,这笔钱就相当于抵掉了你应缴的税金。

  那些巨富商贾们听到皇上来这一出,心里虽不情愿,但明面上却不敢反驳,因为皇上的安排的慈善免税和商贾们所设计的模式是一样的,只是操作流程不同而已,并没有人阻拦你做慈善,反而还鼓励你做慈善,你做慈善的钱就相当于你缴了税,难道你还不满意?你不满意的理由又是什么?

  商人们则不敢说话了,毕竟太祖的时候,有商人搞慈善却倒了大霉的先例在。沈万三做生意赚了大钱,他把江浙一带的丝绸、陶瓷、粮食和手工业品等运往海外,开始了他大胆地竞以求富为务的对外贸易活动,使他迅速成为资巨万万,田产遍于天下的江南第一豪富。

  富了之后,他就搞开始搞慈善,沈万三除筑洪武门至水西门城墙外,还以龙角贡献,并献有白金二千锭,黄金二百斤,甲士十人,甲马十匹,建南京廊庑、酒楼等。做这些基础建设,他都是打着自己的名号,后来他和朱元璋说,他要出钱来犒劳三军,慰问南征北战的将士,这下把朱元璋惹火了。

  据《周庄镇志》记载,《明史马后传》中说,洪武时,富民沈万三者助筑都城三分之一,请犒军,帝忍曰:匹夫犒天下之军乱民也,宜诛之。后谏日,不祥之民,天将诛之,陛下何诛焉!乃释之,戌云南。

  马皇后救了他一命,给他流放到云南去了。但是后来沈家女婿牵扯到蓝玉案,情况很严重,皇上很生气,这次

  请收藏:https://m.see9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