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50章 谁都不可能退缩_核武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博克元帅、海因茨.古德里安、海因里希.维廷霍夫等人究竟是强是弱?

  这恐怕是很强说出qingchu的事,但在战争之中永远是胜者为王。

  既然我打败了你。那就是我强。

  这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道理。

  德军的溃败起于这一天,而在随后的一周内,帝国陆军的装甲部队和坦克旅陆续越过伏尔加河,而纳粹北方集团军的第4装甲集群抵达坦波夫之时,帝国西北联军就集中装甲坦克主力部队在西岸乌里扬诺夫斯克地区,试图对德国第3装甲集群发起围歼攻势。

  为了避免被围歼,德军第3装甲集群被迫大幅后撤,负责指挥作战的卫立煌当即立断,改变原有的作战计划,乘势两线发力强攻萨拉托夫。在德军大规模撤退的同时。帝国西北联军随之将整个伏尔加河上游的主要港区全部打通,形成更大规模的主力调动空间,主力部从上而下,两线夹击中央集团军群。

  卫立煌倒是没有意图立刻吃下中央集团军群。反而是将主力抽出来。在巴拉绍夫迎击北方集团军的增援部队。来了一个围城打援,将援军击溃,随后才调集主力围攻陷入伏尔加格勒的纳粹德军主力。

  麦克阿瑟是一代名将。装备、物资绝对占优,在朝鲜战场依然不是彭大帅的对手,所以说,中国人也不用自卑,中国在哪一个时代都从来不缺名将,何况自古名将总是一战定棺,彼此之间并非天壤之别,更多还是命数。

  概观二战诸多名将如隆美尔、古德里安、蒙哥马利,多还是一招鲜吃遍天,而中国之将多以善变著称,善于随机应变。

  兵无常法。

  中央军事学院在《古典军事学》的第一课便是这一题,军事之变在于千变万化,从无定数,应局势而不断随之变化才是制胜之理。

  ……

  伏尔加格勒。

  此前斯大林格勒,如今的伏尔加格勒成了中德战争的新焦点,在伏尔加格勒的南方,粟彬的第十集团军率先攻下阿斯特拉罕港城,并且做出了强攻高加索北部地区的态势,前苏联的石油产区主要集中在这一区域,纳粹德国和轴心国对此的依赖性更是日趋严重,虽然罗马尼亚也能提供大量的石油产能,但和北高加索相比还是小巫见大巫。

  第十集团军最初的调令是支援伏尔加格勒的新西伯利亚集团军,可最优秀的军事指挥官总能在变化不断的战争中发现更好的作战目标,在抵达哈萨克斯坦同苏联的分界城市阿特劳后,粟彬就意识到德军大量北调和北方集团军主力集团军群被阻截后,德军在北高加索的驻防兵力已经严重不足,一旦让他带领第十集团军插入北高加索,德军就将面临被西北军三面围歼的危险态势。

  德军除了大规模的撤退外别无更好的对策,如果让德军完成大规模

  请收藏:https://m.see9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