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一章 重甲步兵_将军好凶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缺点也都非常清楚。

  以选锋军健锐目前所装备的兵甲作为标准,重装步兵全副武装负重将超过八十斤;这还是京襄制甲水平高超,铠甲重量有很大减轻,但这依然令重装步兵在战场上的机动能力大为减弱,同时对进出战场的通道地形要求也极高。再是精锐悍卒,也不能指望他们身负近百斤重物,在攀爬十数里险坡或泥泞狭道进入战场之后,还能保持多强悍的战斗力。

  这也是徐怀决意优先在马涧河之上架设铁桥的一个重要原因。

  倘若河洛敌军春后还不从广成前线撤退,双方对峙的主战场将集中广成主寨以北十数二十里纵深的平坦地带。

  汝州将最精锐的重甲步兵,放在东岸大营,每次进入西岸备战或作战,都需要修建一条横跨马涧河的不易为敌军摧毁破坏的宽敞通道。

  未来几年汝蔡等地以内线防御为主,为了将重甲步兵的优势更充分发挥出来,加强其对战场的统治力,同时为了将广成与襄城的防线更紧密的联系起来,方便重甲步卒在两个防区快速支援,徐怀计划进一步整修北滍水以北、贯穿整个汝州盆地的驿道,除了拓宽驿道、铺设碎石路基外,还有一个就用铁桥取代易为山洪冲毁的木桥以及汛季需要撤除的浮桥。

  “马涧桥要修建单跨铁桥,径跨逾十二丈有余,营造院可有足够的把握?”王举之前就不怎么关心工造方面的细节问题,这次又率武装商团南下将近一年才返回,此时听徐怀述说制司下一阶段的战事部署及兵马发展方向,禁不住怀疑这么一座长跨铁桥的建造难度会不会太大了一些。

  此外,仅汝州境内,发源于箕山,往南汇入北滍水、规模与马涧河相当的支流溪河差不多有七八条,其他大大小小的河渠,特点都是入汛之后地势落差大、流程短、水势猛。

  即便不在宽逾三四十丈的北滍水、澧水、滍水之上修建更大规模的铁桥,单是将汝州北滍水以北的驿道用铁桥彻底打通、铺上碎石路基,方便重甲步营在广成与襄城之间转移,将汝蔡防区更为紧密的结合起来,王举看来也难以想象的。

  当然,当世早就具备修建单跨逾十丈的石拱桥技术,只是包括开采石料在内,修造周期太长,成本也极其不菲,此时更不能去考虑。

  “营造院早已经能铸造单支重逾六千斤、长逾四丈的拱肋,而拱肋也是铁桥重量最大、要求相对较高的构件。年前营造院在龙潭岭已经建成第一座长跨铁桥,初步验证了多段拱肋通过铆接拼装,承载力远在普通木桥之上,马涧河铁桥在技术上已经不存在什么难度,”徐怀说道,“而就其成本来说,马涧河铁桥大约要耗用铁料上百万斤,制司此时也能承受。不要说一万套铠甲总重也就六七十万斤,却足

  请收藏:https://m.see9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