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1章 核时代的前奏_帝国雄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然没错,却不想惹恼了本来就对情报工作不太满意的年轻总理。

  “能找出这些人再说吧”罗根以生硬的口气回答到。德国政府虽然每年在情报方面投入大量的经费,但至今为止由卡纳里斯领导的情报部门还没有在欧洲之外取得过像模像样的成就——诸如监听电话、截收无线电这些老套路仿佛是德国情报训练机构所能够传授的全部技艺,德国间谍们固然都很敬业,但他们在钻营和套取情报方面缺乏变通和创意,甚至经常笨拙地被对方识破了身份。

  “是”准将的气势显得很弱,毕竟在他所提供的情报中,最准确、最完整的仅仅是有关多琳.简森那份,这又有何成就可言?

  “除了盯着这些人员和设施,我个人建议你们多尝试从稀有矿石交易和铁路运输入手,或许能够从中找到一些有价值的信息”罗根指着其中一张照片说,“看,他们已经在这里铺设了铁轨,这意味着工程需要消耗大量的物资”

  也许是出于职业的思考,费舍尔准将立即问道:“总理,您是怎么知道这项工程要耗用稀有矿石的?”

  罗根狠狠白了他一眼,若是什么都要自己亲力亲为,那还养着你们这群傻蛋干什么?

  从上级的眼神中,准将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连忙纠正道:“好的,总理,我会多派人手关注这些方面”

  “忠诚和机敏未必是选拔间谍的关键因素,有些才华出众的人,即便木讷、不谙世事,也是可以酌情利用的——你们懂矿石交易?”罗根以犀利的语气教训说。

  准将连忙点头:“总理提醒的是,我们今后一定注意”

  罗根有些失望地摇摇头,当初在空军服役的时候,他还对德军获取军事情报的手腕,诸如空中航拍、前线渗透和无线电监听的效率叹为观止,高素质的军事参谋们更是将这些情报与作战策略完美地衔接在了一起,以至于罗根还以为德国在二战中的情报工作远非史书所评价的那样糟糕,然而当他开始以“国家安全顾问处”为基础发展个人情报网的时候,渐渐意识到那些在情报部门供事多年的老手们仍过分拘泥于传统手法,严谨、刻板的民族精神反过来限制了情报工作的开展,有时候甚至会闹出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滑稽事情来。罗根有心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并在平时的工作和训练中多有点拨,然而效果并不十分明显。在美国访问期间,他更是意识到意大利人很可能在自己眼皮底下和日本政府签订了秘密合作协议,从而给这场战争增加了自己所不了解的影响因素。基于这一切,他对德国海外情报工作感到前所未有的悲观和失望,甚至觉得即便将来德美主导两极争霸,也会因为少了美苏冷战期间那极富传奇色彩的间谍大战而失色不少

  “

  请收藏:https://m.see9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