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三章 台地(七)_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建筑业也开始逐步适用。

  “在以前,包括黄羊港、白马港(1658年初设立,目前有一千多居民,位于后世圣胡利安港)等地的羊毛全部都输往本土,这对我们的人民乃至地区行署来说,都是一笔不小的损失。”杨明阳面泛红光地说道“但是包括联合纺织厂(大鱼河机器纺织厂、平安织造厂、罗洽纺织厂、东岸公司均有投资)在内的一众毛纺织企业、作坊成立后,现在巴塔哥尼亚的羊毛利权再不会外溢了,大量利润留在了巴塔哥尼亚,这对改善我们的城市基础设施、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非常关键。”

  杨明阳的这话倒也不是吹牛,事实上联合纺织厂在招募了大量意大利籍纺织工人(为了吸引这类熟练工人,旧大陆的那些不会汉语的托斯卡纳、威尼斯人都被授予了国籍,前提是你的技术足够好,经验足够丰富)并引进了很多最新式的纺织机器后,毛纺织品开始大量产出。这些品质还算不错的各色呢绒制品在巴塔哥尼亚、南铁附属地颇有市场,而他们一开始占领的也确实是这些气温较为寒冷的地区。

  而随着西北垦殖银行实物贷款——一般是以牛羊的形式——的力度越来越大,东岸牧民在草原上扩散的速度也越来越快,羊群的数量也开始几何级增加,羊毛产量自然也日益增大了,现在唯一能制约他们的,大概就是人力的不足了吧,毕竟剪羊毛也是需要足够的人手来干的。

  而羊毛产量的增加,带来的则是洗毛厂、纺织厂的蓬勃发展,甚至在看到黄羊港的联合纺织厂利润不错后,在白马港、西门渡一带也出现了小规模的洗毛作坊、纺织作坊,毛纺织业的经济热潮横扫整个巴塔哥尼亚。

  “本土的环境虽然也适合放牧,但多用来养牛、养马,这倒是和你们形成互补了哇。”刘昂闻言赞叹道,“毕竟,没人愿意把最好的土地拿来做放牧这种低效率的事,而即便放牧,也该放养经济价值更高的牛和马,谁会养羊呢?”

  其实,刘昂的话语中还有一个事实没有明说,那就是随着杨明阳、蔡华泽二人实行的持续多年的强硬政策,整个巴塔哥尼亚的原住民生活环境是大大恶化,人口数量也是大为减少,这无疑使得东岸人的势力范围越来越大,相对应的,牧场的范围也是越来越大了。

  你只要看看地图就明白了,巴塔哥尼亚的面积是适宜放牧(当然更适宜农耕)的东岸大草原的四倍,更别提东岸大草原如今是全国最重要的地区,城镇、耕地、工厂、铁路、公路、水库、森林等比比皆是,根本不可能拿来给你大面积放牧绵羊(即便有点牧场也拿来养牛和马了),因此,巴塔哥尼亚的羊毛产业打败本土,抢占大部分原材料市场份额,也就一点不令人感

  请收藏:https://m.see9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