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零七章 风吹麦浪 一_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出wenti、挽马及时替换的话,就能一直不眠不休地干下去,比起还要休息的人来说效率又高出了不知道多少。但价格昂贵是阻止这种深受农民们喜爱的机械向农村扩散的最主要因素,毕竟人家大丰农机厂虽然是国营企业,但如今也得做到收支平衡。马拉小麦收割机的生产费用平摊上前期的研发费用后。差不多成本也得上八十元了,再加上送的一批零部件、润滑油以及运输费用。一台成本上百元也不稀奇,大丰农机厂的实际利润率其实也就只有10%左右,并不高。

  新柯尼斯乡今年是第一次大规模种植小麦,里面许多土地也是第一年的生地,再加上本地农民们身上还背了数额不小的房屋按揭贷款、女奴按揭贷款,以及他们为将来赎买更多田地而存钱的小算盘,因此对今年收成不是很看haode村民们实在不愿意也无力花费巨额资金去购买那些昂贵的农业机械。

  其实别说他们了,即便是在南方成熟的农业区,村民们对于集资购买农业机械也是顾虑颇多,其主要在于使用权、产权等多方面的矛盾。再加上一户人家最多拥有六十亩耕地(一人三十亩),其中三分之一还处于休耕状态,他们实在无法为自己才区区四十亩的麦田就去单独专门购买一台耗资一百多元的马拉小麦收割机。也就是说,国家对个人拥有土地做出的上限制约了他们购买农业机械的冲动。

  目前在南方首都及北方西湖县等农业成熟地带,这些相对富裕的农民们也就是三五个好友或信得过的人,一起联合购买一台马拉小麦收割机、马拉大豆收割机、马拉苜蓿收割机等专业收割机械。此外,如果经济状况还有些富余的话,他们也许还会购买一些脱粒机、扬谷机等机械当然是手摇或畜力版本的了。

  至于说蒸汽这种高大上的版本,那高昂的价格绝对不是普通人所能够承担的,如今也就只有在首都东方县的一些国营大农场内才能见着这种威武霸气的设备了。这种设备一般都是固定不动的,农场工renmen将收割完毕的小麦(已捆扎好)运到蒸汽脱粒机前脱粒,然后将收集完的麦粒去扬谷机前吹掉麦芒、瘪谷、草籽、尘土等杂物,然后剩下的较为纯净的麦粒则拿到晒场上去摊晒这个过程即便有机器辅助,也是极端耗费人力的。那些脱完粒的麦秆,则被堆叠起来作为烧饭、烧水的燃料,当然烧完的草木灰还得再洒到田里去,以维持地力。

  而购买农业机械的障碍,除了机械本身价格昂贵外,东岸国内马匹数量的稀少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和一头牛10元的价格(低价战争红利牛)比起来,一匹马动辄上百元的价格也足以让大多数人望而生畏。而且这个价格还是那些

  请收藏:https://m.see9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