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0 年号中兴_大宋有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宋中祥元年,公历1096年,用老话讲就是多事之秋。刚改的年号第一年还没过完,先是高太后驾崩,三七刚刚过完,皇帝赵颢也挂了。母子俩算是心心相映、骨肉相连,脚尖踩脚跟的去了另一个世界。

  如果光是太后和皇帝驾崩还算不得多事,接下来的发展更有意思。皇帝的独子还不满一岁,无法承担起管理国家的重任,庞皇后深明大义,不愿意让朝堂陷入主幼国疑的处境,决定另立新君。

  经过朝臣一致推选,正值壮年、出身高贵、屡立战功的齐王赵佣成为了不二人选,远在扬子镇的凉王也没有提出异议。十一月底,新皇在开封皇城内正式登基,改年号为中兴。

  老皇帝尸骨未寒,新皇帝就急急忙忙的登基会不会显得太猴急了?洪涛也曾这么问过长公主,结果又被深深的鄙视了。

  按照古代帝国的律法,新皇帝必须要在老皇帝葬礼完成之前登基,只有这样才能为老皇帝请定谥号、指定丧葬团队等诸多事宜。否则没人主事,谁来给老皇帝办后事定荣辱呢。

  其实此时葬礼的事情已经不被众多朝臣关注了,从中央到地方,大宋的万千官员都眼巴巴的等着新皇帝的上任三把火。

  历朝历代新皇登基,第一件事儿往往就是调整政治格局、重新分派权利和利益。一直跟着新皇帝的臣工必须有飞黄腾达的,多了好几位,少了也得有一两位进入朝廷中枢掌权,否则这个皇位就坐不稳。

  朝堂势力发生了变化,连带着地方格局也得跟着变。新兴势力要夺权、原本的势力要自保,各种或明或暗的交锋想躲都躲不开,谁赶上谁倒霉。

  大家都想通过新皇帝的第一批任命名单来判断今后的风向,该改换门庭的赶紧重新找粗腿,亡羊补牢犹未为晚。

  要是实在找不到门路抱粗腿也没关系,找准了即将失势的一方玩命踩,以此向皇帝表明立场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但是赵佣的第一把火烧的有点不太旺,只任命了一位自己人进入中枢。王诜,职务特别怪异,摄政王。

  这个职务起源很早,从周朝就有,其职责就是代替皇帝行事职权。一般都是在皇帝出征、病重,无法执政,又没有年纪合适的太子监国时,才委托给一位特别信任且德高望重的大臣来临时打理朝政,权当过渡。

  但到了汉代之后这个职务和头衔就绝了,因为大多数摄政王拿到大权之后就不想撒手,想尽了办法自己当皇帝,结局就是导致国家内乱,危害非常大。

  之后的朝代一般都由皇后、皇太后代替摄政王。虽然外戚篡权的也不在少数,但好歹有点亲情关系,总比把皇权交到纯粹外人手里多些保险。

  现在赵佣又把这个职务恢复了,既没有皇帝出征、病重,也不是皇帝年幼,如此安排,

  请收藏:https://m.see9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