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一十章 国库券(下)_大唐太子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那边缴获了大量的战利品,如今国库充盈的份上,他们都出钱买了一点,但全部加起来也不超过一千贯。

  在他们看来,连他们这些当官的都只能买一千贯,普通百姓更买不起,所以高明印的这一千万贯国库券,估计有jiug都要沦为废纸。

  但是他们很快就知道他们错了,因为他们低估了高明在民间的信誉和影响力!

  在国库券发行的当天,长安百姓就好像捡到大便宜一样,拿着大量的铜钱和银子,来兑换印着高明画像的国库券。

  国库券发行不到一周,一千万贯国库券就被百姓和长安富商qiǎnggou一空,就连刚刚发行出的第二版,也在一周内被兑换了一小半。

  等到那些来自晋州的商人到达长安时,剩下的三千多万贯第二版国库券,也被全部兑换完毕。

  共计五千万贯的铜钱和银两被装进了国库,令大唐的国库变得前所未有的充盈了起来,甚至超越了当初隋文帝在位的时期!

  而最让文武百官们没想到的是,没过多久,就开始有商人用国库券进行大宗交易了。

  有了商人带头,百姓们也开始用国库券开始交易,比如买卖田地和耕牛,相比于沉重的铜钱,他们更愿意使用国库券和少量铜币搭配进行买卖。

  而且他们还给国库券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太子钱”。

  对于这样的情况,众多大臣在为之震惊的同时,也开始忙碌了起来。

  经过以房玄龄、杜如晦和长孙无忌的内阁商议,又经过李恪和李泰两位藩王的首肯,两条关于国库券的政令就从朝廷中发出了。

  第一条政令当然是肯定国库券的效力,承诺一年后凡是持国库券者,都能够拿着国库券到当地县衙,连本带利兑换成铜钱或者银两。

  而第二条政令就是惩罚了,凡是伪造国库券者,不论数量多寡,全都以欺君谋逆之罪论处,株连九族,凡举报者可获得被诛杀者全部财产,诬告者反坐!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非常霸道的规定,但是不可否认,这在这个国家监察力度赢弱的时代,却是非常有效的。

  果不其然,随着着朝廷下达了这两条政令,国库券在杜绝了被仿造的危机的同时,在民间的信用等级也再次拔高了一大截。

  不过这些高明就不知道了,因为此时的他已经带着自己的亲卫队来到了洛阳的天策府。

  天策府是李世民登上历史舞台的重要之地,在大唐有着非常特殊的地位,而高明则是李世民亲自任命为天策上将,所以他才会来这里点将。

  在高明到达天策府之后不久,阿史那杜尔和侯君集就到了,两人分别把麾下二十万大军从倭国和辽东半岛带了回来,随后李绩也带着从新罗征调的二十万军队和五十万民夫到达了,百万大军齐聚洛阳。

  看着城墙下攒动的人头,一身戎装是高明站在洛阳的城头,任凭身后的血红色披风被风刮得猎猎作响,他深吸了一口气,然后大声喝道。

  “乙毗射匮和阿史那贺鲁贼心不死,罔顾天恩大胆谋反,此犯我大唐天威之罪不死不足以抵罪,孤今日召集尔等,只为讨贼,这一战我不要俘虏,凡杀突厥一人者,赏钱一贯,杀十人者,除赏钱外另赐永业田一亩,上不封顶!”

  说到这里,高明一脚踩上城楼的豁口,然后“唰”拔出了腰间的唐刀,仰tiānnu吼。

  “大漠孤烟起苍茫,百万铁蹄奔西川,王师平定西域时,人头万万铸京观,出!”

  “诺!”

  请收藏:https://m.see9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