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2章 这话什么意思?_逆流1990从刨冰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那有什么好消息?”

  赵山河挑了挑眉头问道。

  “厂长,虽然说那些销售商还没有追加订单,但咱们县城却有很多人来厂子订货了。”

  “我问过他们原因,原来是之前咱们放在那些卖刨冰那的棒棒冰卖得得特别好,他们都是看到了商机才来的。”

  吴建军说着,就乐呵呵地递过去手里的订货单。

  “我算过了,这批订单虽然不多,但好歹也有几百箱呢。”

  “几百箱不算少了,毕竟那些人都是卖刨冰的多,棒棒冰只能算是一个搭头。不过这也给咱们提了个醒,可以开始针对咱们县城推销了。”

  “老吴,我之前给你说过的铺货计划,可以开始了。”赵山河点点头道。

  “行,厂长,我现在就去做。”吴建军立即应道。

  “去吧!”

  政和县城好歹是山秋饮料的大本营,赵山河没有理由放过这个市场。

  在他的计划中,推广会结束后,就该轮到这里和周围区县全面铺货。

  铺过去的棒棒冰暂时不用结账,一个月后卖多少算多少。

  相信这样一来,周围的市场很快就会被拿下。

  “我要让政和县全面开花。”

  赵山河嘴角露出一抹自信笑容,然后抬起手腕看了下时间后,便走出办公室,骑上铃木王,奔赴位于县城中心的国营饭店。

  政和县城在七八十年代的时候有着很多国营饭店,那时候国营饭店就是华夏饭店行业的主流经营模式。

  就拿政和县来说,当时在县城中的什么大众饭店,民族饭店,新华饭店等等,都是政和县商业局管辖的饮食公司。

  而且那时候的国营饭店,所有肉类,粮油和鸡蛋都是限量供应。

  要是说去饭店吃饭,不但得有钱,还得有粮票,要不然的话,真的是连一碗汤都别想喝上,这些管得特别严格。

  也就是到现在九十年代,民营饭店如同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刺激着国营饭店的服务和经营模式,才让他们做出些改变。

  最起码现在只要有钱就行,不用非得拿着粮票。

  赵山河今晚请客的地方,就是老字号的利民饭店。

  之所以会选择这里,是因为赵山河记得这家饭店的红烧鲤鱼做得非常地道,那个口味让他后世都回味无穷。

  只不过后来城市改造,利民饭店拆迁之后,再想要吃也没机会。

  当赵山河来到这里的时候,三家罐头厂的老板已经坐在这儿聊天。

  绿园罐头厂的厂长陈锦华是个戴着黑框眼镜,文质彬彬的气质男人。

  要不是知道他的身份,乍一看绝对会把他当成是老师。

  东豪罐头厂的林东豪长得是方方正正,五官棱角分明,一簇小胡子彰显出一种狂野的气场。

  白佛罐头厂的厂长黄执中是年龄最大的,身体也有些虚弱,坐在这里时不时地会咳嗽两声。

  这三个人就是政和县城三家罐头厂的老

  请收藏:https://m.see9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