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20章 听天命_我就是好莱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奖提名发布会上只获得一个无关紧要的最佳编剧提名,虽然也出现了不少质疑的声音,但媒体大趋势上,因为金球奖提名的失利,对《泰坦尼克号》看衰的声音更加甚嚣尘上。

  《尖峰时刻》北美票房破亿的消息恰好与金球奖提名同一天出现在媒体上,作为《尖峰时刻》的制作和发行方,新线影业与《泰坦尼克号》极具对比性的全年制作预算也出现在媒体的视野中。

  同样是两亿美元左右的制作预算,新线1996年15部中低成本影片创造了全球超过10亿美元的票房,而孤注一掷的《泰坦尼克号》此时却前途未卜,在大部分人看来,这部电影面临巨亏几乎是在所难免。

  这种强烈的对比,无疑给最近几年好莱坞兴起的大投资大制作风潮当头泼下一盆冷水,媒体上很快就出现了很多反思言论,最新一期的《好莱坞报道者》在头版醒目位置,专门对此作了大篇幅的报道。

  “从九十年代初开始,好莱坞似乎越来越迷恋‘重磅炸弹’影片,不可否认,《侏罗纪公园》、《木乃伊》、《黑衣人》等电影给相关制片公司带来了异常丰厚的利润,但我们也绝对无法忽视《割喉岛》、《未来水世界》、《绝岭雄风》、《幻影英雄》这些大预算影片的失败,给投资人和制片公司造成的灾难性后果。《割喉岛》的惨烈失败,更是直接导致年还很弱小的萤火虫影业对迪斯尼集团蛇吞象般的大兼并。”

  “而今年,在大制作影片上无往不利的萤火虫集团,似乎也要伴随着《泰坦尼克号》史无前例的亿美元投资,遭遇一如1912年那般的‘史诗级灾难事故’。另一方面,主打中低成本制作的新线影业、米拉麦克斯等电影公司,却凭借谨慎而稳健的制片策略,悄声无息的发展壮大,蚕食电影市场份额。”

  “特别是新线,这家萤火虫集团的子公司,凭借与《泰坦尼克号》不相上下的全年制作预算,撬动了全球超过10亿美元的票房。截至12月第一周,北美1996年度累计59亿美元的票房中,新线的票房份额达到%,这一比例几乎与索尼影业、派拉蒙影业这两大老牌电影公司不相上下。”

  “作为一个创意性产业,好莱坞当然必须要通过一些高预算的投资项目,实现对电影制作手法、特效技术等方面的创新和探索,以达到给观众提供更加优秀的影视内容的目的。但同时,我们也不得不进行反思,或许,好莱坞需要再次回到巴里・迪勒先生曾经提出的‘帐篷杆理论’策略当中,以少量重磅炸弹影片为帐篷杆,撑起大量担当‘幕布’的中低预算影片,这才是好莱坞电影公司最正统的生存之道。反之,如果一家电影公司想要仅仅只依靠几根‘帐篷杆’存

  请收藏:https://m.see9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