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74章百济王问责_隋唐之铁血风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茶杯喝了一口:“你还没这个资格,有事让玉漱公主自己来跟本官谈,送他出去。”

  “是。”典韦应了一声,“来人送客!”

  亲兵冲进来,向条永泰道:“请。”

  条永泰不想出去,直接被亲兵架起来弄出去,条永泰一个劲的喊:“大人,百济百姓急需粮食啊,粮食晚到一天,百济就会死人无数,请大人开恩啊。”

  高冲心说:饿死人?人都要饿死了,百济王还有心思打仗?你百济王都不在意自己百姓的死活,关本官何事?

  条永泰被轰出国公府,无奈,只好派人飞报百济王。

  半月之后,百济王得到回报,这位新任百济王不由得双眉紧锁。

  “是否询问一下公主?”

  玉漱公主自打岫岩回来,就被软禁,因为玉漱公主拒不说出另外两个公主——百花公主和冰川公主的下落,这让这位新任的百济王极为恼火,要不是已经定下和亲大计,玉漱公主就会收到严重的责罚,百济王这也算是作茧自缚吧。

  此时闻说,不由得双眉紧皱。

  大臣道:“大王,请以国事为重。”

  百济王就哼了一声,“你去给玉漱传本王的旨意:明天立即赶赴营州,询问高冲因何不送粮过来,事情办得好,将功补过,办不好二罪归一,定将重重严惩。”

  “是。”

  玉漱公主接到百济王的旨意也很纳闷,不明白怎么说好的事情忽然就变了呢?高冲要干什么?不知道百济的百姓会饿死吗?

  “玉漱接旨。”

  压下心中的疑惑,玉漱公主收拾利索,立即赶奔营州。

  大业二年十月,炀帝于巩县境内置洛口仓,仓城周围二十余里,共穿三千窖,每窖容八千石左右,共容二千余万石。并在仓城置监官及镇兵千人。大业二年十二月,又在洛阳北面七里置回洛仓,仓城周围十里,穿三百窖,共容二百余万石。

  隋朝从文帝即位不久,就开始设置大量官仓。隋初年,由于京城长安仓库贮备不足,文帝遂命黄河沿岸诸州募置运米丁,积极充实京师库存。并先后于卫州置黎阳仓,洛州置河阳仓,陕州置常平仓,华州置广通仓,递相贮存,漕运关东及河东的粮食充实京城。隋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的富裕时代,到文帝末年的天下储积可供五十年用。

  高冲也接到炀帝的旨意。

  正在准备秋收的高冲不敢怠慢,立即进行仓城的准备,这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好事,正是因为有了大隋这一项举措,才有后世几十年都吃不完的粮食。

  “夫君,我的小水库建成啦。”连城公主欢天喜地的跑进来报喜。

  “好!”高冲也很高兴,“什么时候剪彩?我一定去给娘子捧场。”

  剪彩这一习俗来自于上世纪初叶,在美国的一个乡间小镇上,店主为了阻止蜂拥而至的顾客在正式营业前闯入店内,便随便找来一条布带子拴在门框上。

  谁曾料到这项临时性的措施竟然更加激发了挤在店门之外的人们的好奇心,他们更想早一点进入店内,对即将出售的商店先睹为快。

  正当店门之外的人们有些迫不及待的时候,店主的小女儿牵着一条小狗突然从店里跑出来,将拴在店门上的布带子碰落在地。人们误以为这是该店为了开张志喜所搞的“新把戏”,于是立即一拥而入,大肆抢购。让店主转怒为喜的是,他的这家小店在开业之日的生意居然红火得令人难以置信。

  剪彩,从一次偶然的“事故”发展为一项重要的活动程序,再进而演化为一项隆重而热烈的仪式的过程之中,现在自然还没有这项仪式。

  请收藏:https://m.see9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