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十一章 皇后王氏_庆熹纪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正月十六火烧兰亭巷,已经闹得京师不安,朝廷震动。且不说烧伤、踏伤的不下百人,三十多死者中竟然还有一位户部正六品的主事,重伤不治,次日气绝。

  皇帝震惊之余,甚是迷惑,朝廷命官,留连勾栏,以至于丧命,什么缘故?什么样的国色天香,让他不顾朝廷纲纪、不顾自己的脸面、不顾自己的前程性命?这样的人死了正好,省得朕亲自拿他开刀。

  罗晋只怕被牵连在内,惶恐不安,衣袖不住颤抖;姜放紧紧闭着嘴,脸色也很不好看。成亲王刚要开口,皇帝已看着他道:不必说了。可知道肇事的人是谁?九门提督衙门还不将其锁拿?

  是。九门提督袁迅低头领命,肇事的人虽不曾拿住,但兰亭巷栖霞院门前失火,定与肇事者有所牵连,已索拿审问

  好了!皇帝觉得再说下去实在有辱朝堂斯文,不耐烦地喝止,卿速速去办就是了。今日原本要安排京营的诸件大事,皇帝一早便喜悦兴奋,想不到竟被兰亭巷一案搅了局,此时看着袁迅退出去,十分扫兴。

  刘远道:皇上息怒。今日内阁都在此地,想必万岁爷有要紧的谕示

  正是。皇帝道,小合口重设京营,至今尚无统帅,朕欲命领侍卫大臣贺冶年为总督京营戎政,各位爱卿可有异议?

  贺冶年不受皇帝宠信,众所周知,不知为何今日竟要将四万精兵交给他。众人十分意外,一时面面相觑,不知皇帝的真意,都不肯先说话。

  只有刘远道:贺冶年身经百战,忠心耿耿,多年来拱卫圣驾,万无一失,臣看很妥。

  皇帝喜道:那就好。不过去年里贺卿时常抱病,朕心甚虑。贺卿乃肱股之臣,朕不忍其强堪军务重负。姜放,你与贺卿同领侍卫和两宫禁军多年,相处和睦,朕欲命你协理京营戍政,你意下如何?

  姜放有点吃力地站起来道:臣出身卑微,能不堪重任,得蒙皇上器重,自当粉身碎骨报效。

  好。皇帝点头微笑。

  姜放接着道:只是两宫戍卫之职繁重,臣二人调离之后,谁人继任?

  刘远已摇首道:皇上,侍卫之职事关圣上安危,不容有失,贺冶年和姜放同时调离,万万不妥。

  皇帝皱了皱眉,姜卿,那只得你辛苦了,暂且留职领侍卫和两宫禁军,京营的差事兼着,如何?

  罗晋看出了端倪,忙道:正是,皇上圣明,如此极妥当。

  皇帝道:好,那么内阁拟旨。

  姜放仍不识事务般地抢了一句,皇上,京营中外省军官众多,臣和贺统领与之生疏,可否调动一批宫中资深的侍卫,用其传达军令,检视军纪?

  皇帝道:准卿奏请。

  翁直此时也品出味来,道:京营历来统以总督,监以内臣,此次重设京营,是否按旧制,以内臣监军?

  罗晋也道:京营随扈圣驾,在内守备京师,在

  请收藏:https://m.see9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