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133节 堵胤锡的定鼎之策_大明之雄霸海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胤锡为兵部右侍郎兼佥都御史,并手书慰劳。授李锦为御营前部左军,一功为右军,并挂龙虎将军印,封列侯,赐锦名赤心,一功名必正,号其营为忠诚营,封高氏为贞义夫人。

  之后,又有八大王余部即魔家四将李定国,孙可望、艾能奇和刘文秀呈文朝廷,言欲归顺之事,堵胤锡力赞之,四将竟归顺朝廷。

  自此,中国实现了内部统一,共御外侮。

  堵胤锡是什么人?

  崇祯六年,他中江宁乡试第十六名,崇祯十年中进士,赐进士出身,是不折不扣的封建仕大夫!

  他受的教育是“汉贼不两立”,讲的是王业不偏安,当时满朝文武都不想与破灭国家的山贼军谈判,一是他们受过的教育让他们不能原谅逼死前君父的山贼,二是不想给自己留下骂名,他们与这些山贼势不两立,不共戴天!。

  联合山贼军策略在见识过“统一战线”的颜常武来说不算什么,但他需要人帮衬,一般行事规则就是下面的人先提出建议,上位者再接腔,如此一致通过。

  否则什么都由上位者说了,那还要下面的人做什么。

  有了堵胤锡这样的两榜进士出来帮忙说项,就帮了颜常武的大忙,遂有他赞许堵胤锡有战略眼光的话。

  颜常武听进了戴维先生的话,淡淡地道:“说吧!”

  “谢陛下!”堵胤锡叩头道,他先定了一下神,组织措词,没急着讲,他知道他接下来的话,将会影响到大明未来的国运,非同小可。

  “陛下与大明皇太孙,乃父子也,神州鼎器,父传子,天经地义!”堵胤锡开口道。

  众人一听,堵胤锡这厮还真敢说啊。

  神州鼎器,父传子,意思是说颜常武才是大明的统治者,他是外姓人,还准备把大明的统治权移交给自己的儿子,这不是谋朝篡位吗?别人可不敢这样公开来讲。

  颜常武不动声色,听堵胤锡讲下去道:“如今朝中有两监国,实际上是名不正,言不顺!”

  “朝中大臣与老百姓忠的是朱家,而朱家,陛下又不能学武后之举,只怕陛下大行之后,夺门之变不远矣!”堵胤锡指出道,颇有耸人听闻之效。

  武后之举,则是武则天为了登位,大杀夫家男丁,意思是说颜常武不仿武后大杀朱明皇族,只怕儿子将来坐不稳龙廷。

  夺门之变!

  南宫复辟!

  这是借喻,前明英宗皇帝朱祁镇与长城外瓦刺部也先打仗,遭遇土木堡之变,英宗皇帝被俘,在京的大臣,著名的于谦(就是千锤万凿出深山,要留清白在人间的那位牛牛)拥立英宗皇帝的DD郕王朱祁钰为帝,是为景泰帝,称代宗皇帝,意思说只是个替代的皇帝,遥尊朱祁镇为太上皇。

  朱祁镇被也先放归北京,代宗皇帝露出真面目,不肯代了,没归还帝位,还将英宗皇帝关在南宫七年。

  后来朱祁钰患病不能理政,朝中的武清侯石亨、都督张辄,太常卿许彬、左副都御史徐有贞以及原王振门下太监曹吉祥等人拥立太上皇。由石亨、徐有贞率兵千人,控制了长安门,东华门。一行人将南宫大门撞开,跪倒在太上皇朱祁镇面前,同声高呼:“请陛下登位。”

  于是朱祁镇成功复辟,重登皇位!

  堵胤锡从容道:“皇太孙早登大宝,则皇位早稳一天,晚登位不如早登位,待到根基深厚,必不见南宫之事复演!”

  请收藏:https://m.see9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