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631节 帝国的外交策略_大明之雄霸海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交学院,大学毕业后到外交部任职,如今他展露头角,之后即随皇太子颜煜到了欧洲,一条康庄大道在他的面前展开!

  “……他刚才的回答很不错,我们要发展更多的朋友,一起对付敌人,在对外交流沟通中,讲究互相尊重,待人以诚,公平交易,要有大国风范,注意讲究策略,好在我们文化中有一条‘求同存异’,大家一定要好好地揣摩……”

  “帝国的领土,一寸不容有失,但真要到了紧急关头,可以撤退!之后一定要夺回来!帝国的势力范围内,万一那里局势严峻,帝国力量薄弱,也可以先行撤离,保存元气,待到局势平稳,我们再出狠手,一举克敌制胜!谁对我们好,我们就对他们好,谁敢恶了我们,我们就灭了他们全族,今天灭不了,先记着账,明天有空就干死他们去!”

  ……

  皇帝的指示,为帝国外交工作指明了方向,有的话只有他才敢说,他说出来后,别人才能去做。

  从此,中国人尝试着统治世界,与各国、各方势力、各个部族打交道,精细操作,努力建设一个日不落帝国。

  旭日城,倭国大使馆,大使山本左兵卫置酒为保科正隆送行,两人开心地干杯,因为从各方面搜集到的资料来看,恐怖的南华帝国将建立一个全球的统一战线,用来统治世界,而小中华八国将成为南华帝国的重要助手而分到一杯羹。

  相比于其余七国,倭国对于南华帝国有一种恐惧,害怕南华帝国吞并倭国。

  因为倭国有着充沛的人力资源,以及丰富的金银矿!

  倭国地处火山带,出产黄金与白银,是两中华贵金属的重要来源,之后当两中华加强了金银矿的开发后,倭国金银流入两中华的占比降低,但依旧比例很高,达到四分之一。

  倭国自唐朝以来,对中华文化高度认同,真要是中华上国吞并倭国,只怕倭民开心乐意,而两中华就可以得到大量的人口去填充其广阔的土地。

  这点在倭国上层看得非常清楚,为什么倭国推行双语制---上层使用汉语表示对中华的恭敬,下层使用倭语避免两国无缝对接,如果整个倭国都用上汉语,则下层对于中华上国更加向往,他们闹起事来,中华借机吞并倭国更加地容易。

  如今南华的对外攻略一出,倭国安全了,并且南华帝国开放市场,倭人可以自由地到南华帝国本土、海外领土与势力范围内进行投资,受到帝国法律与军队的保护!

  开放的市场范围很大,在帝国南华帝国本土、海外领土内倭人成立的公司甚至可以独资,在帝国势力范围内则必须成立合资公司,并且中国人的比例最高。

  小中华八国是头一批开放的国家,保科正隆得坐快船赶回国内,向幕府汇报,组织大笔资金到中华开业,从中分利,这可是大利!

  两人喝得微醉,山本左兵卫忍不住唱起了和歌,歌调开始还是欢欣明快,唱着唱着,他的语调悲怆,居然拐到了大宋张孝祥的《六州歌头·长怀望断》,这个头发花白的老鬼子嚎着“……念腰中箭,匣中剑,空埃蠹,竟何成。时易失,心徒壮,岁将零……唉,有泪如倾!”

  嚎叫着,不禁哭了出来!

  保科正隆疑惑:“他为什么念叨这首词?”

  请收藏:https://m.see9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