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百九十章 米其林的由来和标准_美食之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写完稿子,卢天明检查了一下,打开一个论坛,选择了上传。

  做完这一切后,卢天明长长伸了个懒腰,端着桌上的茶水喝了一口,回忆起在刘芒店里吃过的两道菜品,脸上露出陶醉的神色。

  “真是好吃啊!来大陆快一个月了,终于找到一家让人留而忘返,想一去再去的店了。”

  孙朝辉和刘芒不知道的是,卢天明除了是一家美食杂志的主编外和一名闻香师外,同时还是米其林指南的美食评测员。

  米其林前身是一家制造轮胎的企业,为了提高轮胎的需求量,首先就要提高汽车的需求量。

  为了提高汽车的需求量,当然就要鼓励大家远行,说服大家远处有更吸引人的地方。

  为此,他们编纂了第一本《米其林指南》。标识出各种好餐馆的介绍。结果没想到火遍全球,成为各种美食爱好者的心中的圣经。

  在国内,不少人知道米其林这个名字,也知道是衡量一家餐厅好不好的标准。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米其林餐厅的评定是极其苛刻的。甚至到目前,华夏大陆还没有一家餐厅被评上米其林。国内那些打着米其林招牌的餐厅,很多也只不过聘请了曾在米其林餐厅工作过的大厨罢了。

  而米其林的美食评测员,则是一个极其神秘的团体。

  他们隐姓埋名,互不相识,就连公司高层,也不允许跟评测员见面。

  他们甚至不能对任何人提起自己评测员这个职业,包括他们的家人朋友。为的是防止家人朋友以此为傲,到处吹嘘或者被人收买,简直跟特工有得一拼了。

  米其林的美食评测相当严谨与公正,甚至近乎苛刻,一旦检查完毕,该评测员在随后的若干年里都不可以再次出现在此餐馆,以确保下一次检查的公允。

  并且在尝试菜品中,评测员必须自己掏腰包。其严格程度,以至全世界现今也只有106家米其林三星级餐厅。

  “叮!”卢天明的稿子传上去没多久,就有人回复了。

  “1103,这家店真的有你说的那么好吗?”留言的是一个编号为2394的IP。

  “没错,虽然这家店面很难找,装修也有些差强人意,但厨师的技艺,足以让你忘记一切抱怨。”卢天明回复道。

  “那行,我刚好在中国,在离开之前我会抽空去一趟的。”

  “相信我,我的判断不会错,这家店绝对够得上米其林评星的标准。”

  米其林的美食评测员并不多,一共才几十人,大多分布在欧洲、美洲等地。

  作为享誉世界的美食指南,近年来也有进军中国的打算,于是总部便派出了评测员。

  一般来说,想要登上米其林指南,获得加星的铜牌,那么需要两位评测员进行三到四次试吃。

  当已经升级的一星餐厅,想要升级成为二星,则需要四位“神秘人

  请收藏:https://m.see9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