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6章 困难,想法子赚钱_暮家小福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且啊,你没见大海叔今天有多威风,孟婶娘在他身边都不敢多说一个字,所以你就放一百个心吧,这银子到最后还是会回到咱腰包里的。”

  林氏似乎把暮离的话听进去了,止住了哭泣,情绪也稳定不少,她轻轻地拍拍暮离的手背,示意自己没事了。

  暮离拉张凳子坐在林氏旁边。

  林氏轻咳两声,把桌子上的铜板拢过来,数了一遍又一遍,七十八个铜板,一个不多,一个也不少。

  林氏的眼泪不争气地又要涌上来,怕儿子女儿再担心她,林氏又急忙止住哭声,她颤着声音不死心地问:“孟氏家里真的就只有这么多了?”

  暮青道:“大海叔就找到一百三十五文,爹看他家也可怜,就没全让他们拿过来,还给大海叔家留下七十七文。”

  林氏又抽噎起来。

  少年清秀的脸上透着坚毅和严肃,眉眼间又有不易察觉的温柔在,他看看眉头紧锁的暮老头,又看看伤心难过的林氏,说着令人心安又让二老很欣慰的话,“爹,娘,你们别难过了,银子没了咱还可以再挣,只要咱们一家人好好的就是最大的财富”

  儿子的话,让暮老头眼眶一热,粗糙的大手赶紧捂住双眼,不让妻儿看见自己这副窘态。

  “哥说得对。”暮离点头。

  林氏突然笑了,看见自己活了一大把年纪竟然还不如年幼的儿子女儿坚强,林氏就有些不好意思。

  “行了,别难过了。”林氏嗔笑着拍着暮老头的肩膀,“咱俩活了几十年,还不如两个娃娃通透,真是越活越倒退了。”

  暮老头干咳一声,脸上有些尴尬,却又要面子的很,“谁难过了?我这是在想法子日后咋赚钱哩。”

  林氏笑了,也不拆穿他。

  暮青道:“爹,我想在家自学,不去书院读书了,这样的话也能帮衬点家里,不然光靠你和妹妹,压力会很大的。”

  村里像暮青这么大的男娃子,大都已经娶妻生子,承担家庭重担了,鲜少会有人跟他一样还在读书。

  村里的人大部分大字不识一个,他们也知晓上学读书的好处,但是自家孩子是不是块读书的料,父母比谁都清楚,既然都清楚自家儿子不是块读书的料,再送去读书就是浪费银子,浪费粮食。

  所以大部分的村人都没有送他们的孩子去读书。

  像暮青这样的,明明家里穷得连饭都快吃不上,却还要供养孩子读书的,在整个平安村也就他们一家。

  听说当年坚持让暮青读书的还是暮离哩。

  暮老头也是这么想的,家里现在不比以前,多一个人就多了一份劳动力,可是他又心疼那笔束脩,要是让儿子在家自学,还剩下半年左右的束脩不就白交了吗?

  要是让儿子继续在书院读书,就少了一个人赚钱。

  暮老头纠结啊,不知道该怎么办。

  他又想揪头发了。

  林氏也陷入了为难。

  想让儿子回家帮忙,但又不想白交近半年的束脩,如果儿子不去书院,也不知道能不能把剩下的束脩给要回来。

  最后,由暮离拍板道:“哥,你就继续在书院读书,在家自学的事情暂时不需要,咱家稻谷过些日子也该收了,今年的收成应该也不错,交完皇粮应该还会剩下不少,够咱吃一阵子的,咱家种的也有蔬菜,吃饭这件事根本就不用愁。”

  “咱家现在也没有外债,就是单纯地穷了点而已,你们几个不用这么大惊小怪的。”

  “鬼灵精。”林氏笑着点了下暮离的额头,而后道:“话是如此,可手上没有银子,心里就不踏实。”

  婆娘的话,暮老头非常认同,手上有银子,心里就有了底气,手上没有银子,这提着的心始终落不下来。

  “家里用银子的地方不少,这银子也不经花,你娘的药钱也不能断,这手里的银子还是多些的好。”

  三个孩子都重重的点头。

  再穷再没钱,也不能把娘治病的药给断了。

  暮离扫一圈家人,道:“爹,娘,我想好了,明儿我去山上打猎,猎到的猎物到时候拿集上卖给人家开饭馆的,或是开酒楼的,肯定能卖不少价钱哩。”

  她可听说了,集上的酒楼饭馆都缺野味哩。

  “哥照常读书,赚钱养家的事儿就交给我跟爹了。”

  请收藏:https://m.see9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