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二六章 穿越最大的好处_权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们没法子与别人抗衡。”

  秦雷早就与馆陶有过分工,两人一军一政,对于军方的事情,馆陶只需知情,不必过问。而对于政务的事情,馆陶可以自己拿主意,只需向秦雷事先汇报一声即可。这样两人扬长避短、各尽所能,各管一摊,倒比两人权责不分,胡子眉毛一把抓要强得多。

  所以秦雷现在通报一声,意思是此事涉及军方,你就不要争执了。馆陶也知道虽然秦雷尊敬他,但两人毕竟是主仆关系,只好无奈答应下来,郁闷道:“至少给属下留两个。”

  两个人又一番斤斤计较,最后馆陶把石勇还给了秦雷,留下了其余两个。卫戍司的都司暂时仍由馆陶兼着。。见馆陶一脸得意的样子,秦雷恨不得把他的胡子全揪下来。

  但两人最大的好处是,讨论事情从来对事不对人。所以虽然方才争得面红耳赤,但过去后,便不再聒噪,不会因此而记恨。

  这件事说完,馆陶翻开随身携带的记事本,看了一眼,对秦雷道:“三天后是二娃他们四十个孩子参加国子监入学考的日子,王爷是否前去探视一下。”

  秦雷‘哦’一声,惊喜道:“这么多人考中了秀才?”

  馆陶捻须微笑道:“第一批总是好些,也在情理之中。”

  秦雷哈哈大笑道:“这是孤这些天听到最好的消息!去,一定要,明日下午便去。”

  馆陶笑着应下,付出有了收获,总是让人高兴地。若是这收获意外的好,高兴之外便会多些惊喜。

  他们去年讨论的教育大计,其实已经开展,虽然因为时间和财力的限制,没有开设专门的学校,但还是资助了上千贫困孩童,让他们在京畿地区的几十所私塾继续蒙学,今年秋里的童生试,有一千七百孩童参加,连过三关,取得秀才资格有包括二娃在内的四十余人。

  秦齐楚三国中,秦国算是最重视科举的。官员选拔采取科举、举荐、荫补并行的法子,大量的中低层官员都出身科举。尚书侍郎之类的高官,虽然都是出自世家大族,但也都是进士出身。

  对于豪门子弟来说,一旦通过科举,立刻身价倍增,尚书侍郎便不是梦想。而对于普通百姓来说,科举乃是唯一改变命运的途径。虽然寒门进士们当不上封疆大吏、部府大员,但能做个知县知府,也是天大的好事了。即使在部府中当个主事员外郎之类的,也比干什么都强。

  而庙堂之上的士族统治者们,也认识到科举对稳定庶族知识分子,防止国内动乱,有非常大的好处,所以也非常重视。所以科举在秦国乃是一件大事。

  秦国的科举分童生试、乡试以及会试三级。对应着秀才、举人、进士三级。其中童生试每年都有一次,但需要在县、府、院各考一场,三场全过者,才算是通过童生试,取

  请收藏:https://m.see9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