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章 造像耗民力 初悟理政意_即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执掌建康大权,诚然年轻贵重;可落到实处,却是务政理事,难展手脚,步履艰难。

  到任的两个月来,令狐奉的严令之下,傅乔的下场为鉴,莘迩很想快点打开局面,把“收胡”的事儿尽早办妥,实际偏与愿望相违。

  外不能使各存心思的氾丹、杜亚甘愿从命;内时被自恃族声的张道将等吏轻慢不恭,张道将那厮,乃至当堂拂袖!宋翩、傅乔,两个左膀右臂,又一个使唤不动,一个没有实才。

  上有重压,而无论郡中郡外,都极不顺心;出城玩一趟,还要费劲应付士人们的风流习气。

  林林总总,不说焦头烂额,也是郁闷难免。

  这才是一桩“收胡”的政务、才是一郡的民政、三郡的军事,就已难办至此了么?

  莘迩不由拿自己和令狐奉对比。

  令狐奉篡位至今,也才两个多月,却怎么把整个定西国的朝堂、地方,收拾得妥妥当当?

  他不得不忖思,莫非是自己的能力不够?

  可他又隐然有感,这似乎与能力关系不大,好像是自己的施政手法出现了错失。

  苦无良师指引,莘迩尽管意识到了问题的所在,一时也无对策。

  平罗行礼罢了,半晌等不来莘迩叫他落座的话,嘀咕犯疑,悄悄抬眼偷觑。

  莘迩呆呆地坐在榻上,神不在焉,不知在想些什么。

  黄荣咳嗽了一声。

  莘迩回过神来,笑道:“请入座罢。”

  平罗恭谨谢恩,上榻入座。

  “才得内徙胡落百余,本以为汝父会择一佰人来郡,没想到派了你来。”

  平罗答道:“‘徙胡设邑’是明公关心的大事,家君非常在意,不敢以内徙的胡落尚少而稍有怠慢,因此用了鄙弟元光的建议,特地遣小胡入郡。”

  莘迩心道:“是且渠元光的建议么?‘在意’没错,只是在意的缘故,怕非是因我‘关心’,而是怕将来设邑时,我不任你父为邑长,故特遣你来,做个耳目,时刻观察形势吧?”笑道,“汝父对朝廷的忠心,我会上书朝中,禀与大王。”问平罗道,“你带了多少人来郡?”

  “从骑二十余,奴婢七八。”

  “你是留在乐涫,还是去牧场?”

  内徙胡落太少,平罗这个“主官”没必要到牧场上任,暂时留在乐涫也是可以的。

  “县中人文荟萃,名士辈出,小胡常年居住野外,来郡府的机会不多,窃怀仰慕之心,思欲浸受德化,如果明公允许的话,小胡想在县中住上些许时日。”

  他这么文绉绉的,让莘迩想起了隐居在弱水北岸,薤谷中的那位大儒,问道:“我听说你曾从阴师就学?”

  “是,小胡年少时,尝受学阴师,得益匪浅。”

  “阴师”便是那位大儒,名象。阴氏是陇州的冠族。阴象少时好学,节操过人,青年时游学各地,拜隐居在张掖郡东山的宿儒何洽为师,潜心

  请收藏:https://m.see9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