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49章 分明是引狼入室_带着医院回80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分配到的。

  这些地级医院,县级医院的主力军,是卫校的毕业生。

  耶,不要小看这时候的中专毕业生,当年的含金量可不比现在的大学生少。

  但中专生毕竟是中专生,连英语课都没有开展,怎么跟得上越州医院的发展呢?

  所以越州医院除了安排进各大院校进行校园招聘以外,最好的办法就是“挖人”。

  首要目标是挖省城那些医院的医生,反正大家几乎都是同一所大学的附属医院,调人太方便了。

  越州医院的工资收入是其他医院的两、三倍,这个是非常有吸引力的,更何总还有那么一个新小区放在那儿,等着大伙儿符合条件去选房。

  临安这几大医院的院长有没有意见?

  意见很大好不好,虽然陈夏保证不挖专家级别的老医生,但他就是耍了一个小心眼,

  这些老头老太太一来不好忽悠,二来陈夏也不要。

  他要的是正强力壮,可塑性强的中青年医生,到时往国外这么一送,进修回来个个都能成为精英。

  省一院的周忠为啥那么看陈夏不顺眼,陈夏挖走了不少年轻医生也是其中一个原因。

  之江省内,陈夏完全可以横着走,别人有意见也只能忍着。

  但之江省在八十年代并不是一个发达省份,条件一般,那些顶尖的、有潜力的年轻医生能有几人?

  所以陈夏将眼光放向了全国。

  比如首都、比如沪市,

  这里的顶级医生最多,但最难挖,人家的优越感非常强的,不是特别痴迷技术的医生,很少愿意跑到越州这种十八线小城市去。

  那么最好的挖人地方就是其他省的省会城市。

  比如八十年代已经慢慢衰落的东北,位于沈阳的中国医科大学的附属医院、哈医大的附属医院、吉林大学的附属医院等等。

  这些时候东北医院的水平,远远高于之江省的医院(越州医院除外)

  不过当年有多辉煌,后来就有多没落,人才大量流失,从八十年代末就开始了,都往南方跑了。

  陈夏就想来个半路拦截,别去广东了,就来之江吧,越州医院欢迎你。

  另外可以挖人的地方,就是那些看起来还很穷,但绝对卧虎藏龙的地区。

  比如四川的华西医院牛不牛?武汉的同济医院厉不厉害?长沙的湘雅医院要不要放过?

  这些医院都太牛了,好苗子一抓一大把。

  八十年代,华国刚开放没几年,沿海城市都比较落后,这些中西部地区只能用“很穷”来形容。

  哪怕你在省城也没用,省城大量的国企倒闭潮已经开始了,大家都没钱了,你医院能独善其身?

  那些有理想有抱负的中青年医生,申请不到课题,没有药企的赞助,收入普遍偏低,于是就动了跑到南方或国外的想法。

  关键时刻,越州医院带团来了,全院正副四个院长全体出动,名义上非常好听:

  “之江医科大学附属越州医院参观访问团”。

  每年同系统内的各大医院,互相访问,然后开几个会,会后一起去游山玩水,吃吃喝喝也是常态。

  越州医院可是华国目前冉冉升起的新星,也是华国拥有国际专业医学会委员最多、国际合作实验室最多的医院,盛名在外。

  尽管底蕴是差了点,可人家的实力强呀,据说还超有钱,造个新医院花了几个亿。

  于是当地医院无不是热情招待,规格超高,可他们哪里知道,这分明就是引狼入室呀。

  请收藏:https://m.see9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