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章 我其实不想穿越_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待,除了固定的丰厚俸禄之外,逢年过节都能有各种赏赐。

  就拿自己的父亲裕王来说,裕王跟景和帝不但是同一个父亲,而且还是同母,目前皇宫里面的那位老太后,同样也是柳铭淇的祖母。

  除了刚刚开国的那么二三十年,实在是百废待兴拿不出更多的钱出来,从六十年前开始,宗室子弟们拿的都是双俸。

  大康朝的亲王俸禄,礼制为“岁俸银一万两,禄米一万斛”。

  拿白话来说,便是一年给一万两银子,外加粮食六十万斤,其中粮食你可以自己选择要多少小麦、多少大米。

  裕王府上上下下连着柳铭淇一家三口,也不过三百多人而已,六十万斤粮食分到三百多人头上,每人每个月两百斤粮食,怎么吃得完?

  更别说裕王拿的是亲王双俸,除了两万两俸银,领到手的还有一百二十万斤粮食。

  也就因为吃不完,善于打理家里的裕王妃,干脆前些年就做起了酒楼买卖,在京畿周围一共开了五家酒楼,生意还算不错,每年结余都有几千两银子。

  是的。

  大康朝的宗室虽然不允许参政,但是却被允许做生意,并且税率非常的低,按照等级不同,在三十税一到五十税一之间浮动。

  这也算一种补偿,比起我大明的养猪政策,实在是要宽容许多。

  别看堂堂一个亲王一年才收入不到三万两银子,大康朝的银子还是很值钱的。

  今年京城米价稍微贵一点,为每升精米十八文,放在了大粮仓的江南地区,价格仅有七文而已。

  成年人一天吃一升米便已经足够,一年一个京城普通三口之家在米粮上面的花费,最多也不过是一万九千二百文钱,合计白银十九两二钱。

  以上的推测,都有点太过理想化。

  老百姓哪有顿顿吃大米的?

  偏远地方的老百姓们,大米夹杂着一些杂粮、一些野菜或者自家种的菜,或者一顿吃两个馍馍,一年下来五两白银都足够所有开销了。

  不包括粮食,裕王一年俸禄加做生意收入两万多两,完全能称得上富裕。

  另外,每逢一年的大型节日、庆典等等,皇帝和太后动不动便赏赐几百两、上千两的,一年累积下来一万两绝对稳稳当当。

  裕王府的收入还不仅仅于此。

  出生就被封为裕王世子的柳铭淇,按照礼制,世子也有俸禄,为“岁俸银六千两,禄米六千斛”。

  这样的俸禄,比起郡王的“岁俸银五千两,禄米五千斛”都要高一个档次。

  可惜的是大康朝没有****,宗室子弟的下一代都必须要降级,一直降到子爵为止,不然以后柳铭淇的子孙也都能拿亲王和世子俸禄,那可真的就美滋滋了!

  抛开这个不实际的梦想,每次皇帝和太后打赏,身为大康朝正式册封的贵族,世子也是有一份儿的,一年差不多能拿到

  请收藏:https://m.see9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