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震旦角石_都市藏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雀雇佣的这家旅游公司确实很专业,他们准备了足够数量的深海防护服,看来他们肯定没有少带人来。

  “最后说一下鹦鹉螺,鹦鹉螺的种类很多,而在这里,很有可能让你们见到这种海洋之中幸存的远古巨无霸,知道什么是巨无霸吗?

  不是那种几厘米,一二十厘米的小个头,而是那种一米,甚至是超过一米的,如同一根棍子一样的巨无霸,看看,你们肯定不知道,鹦鹉螺不是像贝壳,而是像跟棍子。”

  等到所有人做好了潜水准备,导游才拿来一个平板,打开了一些图片,让韩孔雀等人观看。

  “啊!这是鹦鹉螺?最高能够长到一米四?”看着像是一根石头柱子一样的东西,陈青他们怎么也不敢想象这就是鹦鹉螺。

  看到陈青他们的震惊,潜导十分得意,她兴高采烈的道:“在古代,有着数千种鹦鹉螺,只有少数像当代的蜗牛式旋卷状,大部分都是直壳类型,一般常为20-50厘米,大的为80-90厘米,此前报道过的最大化石为140厘米。”

  韩孔雀也有点惊讶,他也不知道鹦鹉螺还有直壳类型,从图片上看,这个鹦鹉螺像是化石,其壳体呈尖而窄的直长圆锥形,状如牛角或竹笋。

  “这是十分少见的鹦鹉螺化石,而且出自你们中国,你们国内古生物学家,常用‘角石’来称呼古鹦鹉螺化石。”潜导得意的看着这些中国人,他们自己国家的宝物,他们都不如她这个外国人清楚吧?

  “查查资料,看看是不是像这个外国妞说的那样,如果真是我们国内的化石,那么我们丢人可的丢到国外来了。”这个时候,陈青小声的询问韩孔雀。

  韩孔雀苦笑了一声,掏出手机,查找了起来,这么一查,还真是出自国内,而且是在长江流域发现的。

  看来是他们孤陋寡闻了,这一点在古代好像就有人知道,比如黄庭坚当年用这种化石制成镇纸,并自作主张地把鹦鹉螺化石当作笋子的化石,还题诗曰:“南崖新妇石,霹雳压笋出,勺水润其根,成竹知何日”。

  长江流域许多地方,都发现过鹦鹉螺化石,金陵也曾有少量鹦鹉螺化石被发现,只是比较零散。

  最集中的地方还在长江三峡地区,因为头足类动物主要在赤道附近水温较高的海域交配繁殖,并且有很大一部分属种具有“回游”习性。

  那些“散兵游勇”可能就是“回游”过程中死亡的,而目前三峡地区发现的大量化石,均为它们繁殖之后大量死亡而留下的“墓葬群”。

  中科院金陵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最近收集到的这三块大型古鹦鹉螺化石,最长的一根在162厘米,潜导展示的就是这三块大型古鹦鹉螺化石。

  这些化石属名为震旦角石,种名为中华种,全称中华震旦角石,这

  请收藏:https://m.see9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