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百二十三章百万富翁螺_都市藏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周美人道:“以现在的技术,应该不难找到这种海螺吧?深海现在已经不算是人类的禁区了。”

  柳絮点头道:“现在世界各地肯定都有这种海螺的产地,所以韩孔雀才会表现的这么淡定,不知道我说的对不对?”

  面对柳絮的嘲笑,韩孔雀道:“十八至十九世纪,曾有世界各国的生物学家先后在西印度群岛、印尼、日本、南非及中美洲海域找到过十五种“翁戎螺”的**,但只有一只在1879年找到的“翁戎螺”被送到荷兰的鹿特丹自然博物馆收藏起来。

  生物学家们研究这只‘翁戎螺’时发现,它的外形很像世人想象中的海龙王宫殿,便将它命名为‘龙宫翁戎螺’,又称之为‘龙宫贝’。

  在以后的半个多世纪里,世界上再没有人发现过第二只‘龙宫翁戎螺’,因此,这只首先和人类邂逅的‘龙宫翁戎螺’,成为了举世无双的珍宝。

  ‘龙宫翁戎螺’的珍贵,不仅仅在于它的美丽和罕见,更在于它具有研究古生物演变的科学价值。

  生物学家们拿珍藏在荷兰鹿特丹自然博物馆里的‘龙宫翁戎螺’标本,与过去发现的化石相比较,发现它与亿年前的样子几乎一模一样。

  在如此漫长的岁月里,绝大部分物种不是灭绝就是变种,而‘龙宫翁戎螺’却保持着原样,足见他有其独特之处,才能历经数亿年时光而不灭绝和变种,生物学家们将‘龙宫翁戎螺’誉为海洋贝类中的‘活化石’,认为其科研价值不亚于陆地上的‘大熊猫’。

  1936年和1937年,生物学家们相继在日本海和菲律宾群岛海域,捕捉到了两只‘龙宫翁戎螺’,其中一只还是幼体,这两只‘龙宫翁戎螺’都归了日本人,被送到东京的一家科研所保存和研究。

  遗憾的是,这家科研所在二战中被盟军的战机炸毁,两只珍贵的‘龙宫翁戎螺’也在战火中消失得无影无踪,只留下了让人看了感到可惜的照片,更使世人觉得‘龙宫翁戎螺’的稀罕与神秘。

  等到了1968年,弯岛基、隆的一艘渔船驶到东沙群岛,往深海里撒网捕鱼,起网时十分艰难,鱼网几经周折才拖到了渔船的甲板上,渔民们吃惊地发现,鱼网已经有多处被海底的锋利礁石挂破,网内一条海鱼和海虾都找不到,只找到一只他们从未见过的金字塔形的海螺。

  他们将这只海螺带回弯岛,请生物学家辨认,生物学家认出这是一只完美无缺的‘龙宫翁戎螺’**,算起来,这是人类发现的第四只‘龙宫翁戎螺’**,是存世的第二只‘龙宫翁戎螺’标本。

  消息传出,轰动全球生物学界,专家学者们为之振奋,一位专门经营贝壳的日本商人闻讯赶到弯岛,以一万美元的天价,从渔民手中买走了这只‘

  请收藏:https://m.see9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