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五十一章装饰佩蝉(求月票)_831_都市藏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故宫博物院藏有一只内底署有“永乐年制”字样的明代青花压手杯,这是中国官窑瓷器第一次出现皇帝的年款。

  从此以后,新皇帝登基,都会在他新烧的瓷器上落上自己的年号。

  这也成为官窑瓷器最显着的特征之一。

  袁世凯既然称帝,并为自己烧制了御瓷,理所当然应属“洪宪年”款。

  时至今日。对于洪宪瓷的最大争论,还是它的底款问题。

  有人曾言道:“几千年中国古代陶瓷史,以似是而非的洪宪瓷闹剧结束。中国古陶瓷鉴定,最后结束在洪宪瓷的真伪区别上,可悲可叹”。

  当然。就算洪宪瓷是假的又何妨?

  洪宪瓷是如此的精致玲珑,所以它纤巧而易碎,难以长久保存。

  “洪宪”帝号转瞬即逝,洪宪瓷也极为稀有,而且它还带有袁世凯赋予它的传奇色彩。

  如此美丽脆弱、珍稀而又神秘的东西,既有艺术欣赏价值,又能满足人的猎奇心理,自然惹人垂怜。

  于是有古董商人借此造假牟利,大造赝品。

  袁世凯窃国,遭世人唾弃,然而,他的年号实在不“臭”。

  署有“洪宪年制”、“洪宪御制”款的假洪宪瓷,风靡一时。

  上至名公巨卿、富商大贾,下至中产之家、升斗小民,无不趋之若鹜,尤以都和天、津两地流传最广。

  大到一米多高的千件大瓶,小到三、四寸的鼻烟壶,无所不有。

  人们把这些洪宪瓷作为珍品家传,作为礼物赠送,演绎出了无数扑朔迷离的故事,令后人难辩真假。

  洪宪瓷真、伪品都制zuò于同一时代,有些精细的高仿品深得真品玲珑精巧的风貌,而且很多是由过去的军阀、富豪之家流传出来的,出口外销的也不在少数,亦真亦幻常令后人半信半疑。

  中国寻根的实力很强,在民国瓷专区,除了龙鳞和朱飞雨的两条正宗洪宪瓷之外,还有不少精仿,古仿洪宪瓷。

  如一只六粉彩草虫纹花盆,此盆也比较出名,它无论釉质还是彩绘,都极为精良。

  但现存的洪宪瓷中,署双方框蓝料楷书“洪宪御制”四字款的较为少见,而且从釉色上看,这只花盆的釉色呈象牙白,有莹润感。

  不像其他民国时期精仿的洪宪瓷,釉色雪白,甚至达到白里泛青的地步。

  也许基于这两点,人们才会怀疑它是现代的仿品。

  这个花盆,在2oo5年6月6日德国纳高的拍卖会上,它的估价只有25o德国马克(约合人民币1o5o元左右),最后的成交价却高达万元人民币。

  这说明,是真是假并非不重要,但最终决定价格的,还是瓷器的品质。

  洪宪瓷在海外也有很多。不过“居仁堂”款瓷,远不如“洪宪年制”和“洪宪御制”的名气大。

  2oo5年6月6日,德国纳高公司拍卖了一批德国、瑞士藏

  请收藏:https://m.see9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