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一章 洪武驾崩(3)_靖难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当然是越早越好,老衲估摸着八百里加急已经过了黄河,殿下不如今日晚间立刻启程。否则等圣旨到了,殿下再走就是抗旨不遵了。”

  朱棣点点头。连忙喊道:“来人,”一名侍卫入房听令。“命令亲兵营火速整军待发,每人双马,携带三日干粮。其他粮食沿途征集,酉时准备完毕,戌时连夜出发。

  速去传令。”侍卫连忙跑了出去。

  吩咐完毕,朱棣转向道衍道:“今上登基,孤料想朝廷会行削蕃之策,如此一来,孤又该如何应对?”

  道衍道:“殿下天生帝王之相,非人力可违。就凭黄子澄那几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竖子如何能做得了大事。

  不过虽然彼不足惧,殿下亦不可掉以轻心,臣以为殿下一方面可行韬光养晦之策,示弱于朝廷。另一方面,殿下要积极准备,事不可为之时切勿坐以待毙。”

  朱棣眉头拧成一股绳道:“大师,韬光养晦要得,只是后面一事你就不要再劝孤了。以一隅而抗天下能有几分胜算?孤只想守在北地安度余生。以全忠孝之名。”

  道衍摇头道:“殿下。如果今上能这么想,他就不会对辽王殿下苦苦相逼了。这几年如果不是辽王挡了殿下的风头,如今被圈禁在京城的不是殿下还能有谁。

  树欲静而风不止啊。

  如果说往日辽王在辽东牵制,殿下腹背受敌。现在今上却自毁长城,派个什么杨文篡取了辽东军权,此人档案老衲看过,匹夫尔,辽东军中随便挑出一个指挥使都比他强啊。

  如今殿下已无后顾之忧,如果此时还不图大业更待何时。”话说完,道衍留神着朱棣脸上的变化。只见他依然沉默,眼睛一动不动地看着前方,根本看不出他在想什么。

  只是那庞大的身躯散发着一种强大的压力,让道衍心中咯噔一下,他放心了。

  ……

  “北平府八百里加急!”自从朱元璋死后,整个明帝国陷入一片停滞之中,哪里还会有这样八百里加急的公务?黄子澄和其他三位大人正在皇城内地左耳房中批看着奏折,他一把从太监手中夺过加急文书,只见上面粘着三根鸡毛,这代表着这个帝国最重要最迫切需要传递的信息。

  黄子澄从头到尾将文书看了一遍,眉头一皱将书信交给其他几位大人。

  大家传阅一遍之后,方孝儒率先说话:“燕王以入京探视太祖为名突然率八百亲卫离开北平府?这是什么意思?”

  杨靖拿起茶碗撇了撇茶叶道:“就是说,燕王殿下没有接到太祖遗诏,目前已经在进京的途中。请刘大人示下,这份公文该如何处理?”

  刘三吾作为四位辅政大臣中德高望重的一位,大家遇到什么难题,总是第一时间请示他。

  只是刘三吾年事已高,许多事已经不会再加以意见,其作用不过是大家商量

  请收藏:https://m.see9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