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三章 请君入瓮(1)_靖难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时候,总喜欢缠着叔叔带着骑马,那时候总觉得叔叔地胳膊多强壮啊。没想到现在成了君臣,却听不到叔叔一句实话。唉。”

  朱植道:“皇上,臣岂敢不说实话。

  刘三吾刘大人德高望重看问题讲大局;杨靖杨大人太子哥哥最信任的大臣,老城持国;方孝儒方大人行为端正,可诓朝廷风气;黄子澄黄大人聪明干练。

  多谋善断;齐泰齐大人对兵事了如指掌。他们各有能处,皆乃国之柱石。”

  朱允炆摆摆手道:“叔叔说的都是表面,实际上刘阁老昏庸难断,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老好人而已;杨大人倒是能臣,然朝中门生故吏太多,已成尾大之势;方先生倒是直了,可是对朝政却是榆木疙瘩,无可帮衬;黄子澄?叔叔说的对。

  聪明干练,只是有时候聪明反被聪明误,大局观不强;齐泰太嫩,经验不足。

  叔叔啊,看似侄儿领有四海,只是身边人材却挑不出几个真正堪用之人。”

  朱植品味着朱允炆对几个大臣的评语,心中惊讶,谁说这个建文是庸才。对臣下看得都很准啊。只是他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历史上竟然斗不过燕王。

  朱允炆又道:“只是不用这些人又能用谁?朕倒是很想换几个辅臣。但不是太老就是太嫩。只好倚仗他们了。”

  朱植突然明白了许多,这个便宜大侄子人不能不说聪明。

  但他最大的问题在于多谋少断,对于身边乃至天下地事看得很明白,只是到了该决定的时候总是犹豫不决,世界上的事就是这样,一旦犹豫不决总会选择最错误的做法。

  朱植道:“皇上毋需担心,既然领有四海,那人材总是无穷无尽。皇上只需做伯乐既可。”

  朱允炆道:“伯乐,呵呵,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啊。如今黄子澄屡屡说朕削藩,此事着实让朕头疼。设立藩王是先皇定下的规矩,怎么能说变就变?这个让朕十分为难。

  叔叔呢,对此怎么看?”

  朱植心中咯噔一下,早知道这此进宫辞行是鸿门宴,没想到把这么微妙的问题推到自己面前,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这到底算什么意思,自己本就是一个藩王,谈削藩不等于猪言宰猪吗?真是个难题,虽然来之前和杨荣合计了一些可能谈到的话题,只是这么尖锐的问题,任杨荣地脑袋也想不出来啊。

  朱允炆看着朱植脸上时红时绿的也知道这是一个十分难答的问题,只是之前黄子澄建议可以用此试试朱植,他才说出来。

  朱允炆又道:“叔叔本就是藩王,是不是有些为难?”

  靠,不就是想给我出难题吗?好,今日就给你来一出精忠报国,朱植把心一横道:“皇上,如果作为一个藩王,臣当然不希望削藩;但作为一个臣子。

  臣又不得不认为削藩是维护国泰民安的良策。纵

  请收藏:https://m.see9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