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十七章 边塞鏖战(5)_靖难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七章边塞鏖战(5)

  “咚、咚、咚、咚、嗵……咚、咚、咚、咚、嗵”

  偌大的战场只有战鼓轰鸣,反而显得格外寂静,一队队士兵从小丘后的营盘中次序而出,灰衣火铳手,绿色的牌刀手,黑色的弓箭手,蓝色的据马枪兵。

  百户、总旗发出各种各样的信号,指挥手下按照野战操典错落有致地,在距离关城一里半的地方集结成阵。

  第一排两千火铳手分成三列,之后是八百名装填辅兵;第二排是三千名据马枪手;第三排是两千牌刀手;最后一排是四千弓箭手。

  东宁卫在大阵右侧,广宁后卫在左侧集结成阵,他们的任务是担任预备队准备最后的攻城,广宁左卫的骑兵在丘陵之后成为总预备队。

  斥候在西翼十里之外展开一道搜索幕,警戒着战场西部;东边两里的地方就是大海,关前一片依山傍海的平原,正是厮杀的好地方。

  大军最后一个出场的,是当世最强大的武器——滑膛加农炮,五十门大炮一字排开对着城门的方向。

  如今定辽右卫炮营的弩床,全部换装滑膛炮,现在的火炮被朱植定名为“子龙贰”型,焦子龙主持了辽东火器的研发工作,以他的名字命名也是一种荣耀。

  “子龙贰”型火炮,炮身依然是铜胎铁心,膛压比以往高,直射杀伤距离到达两里半,也就是一千二百米,比过去直射杀伤距离千步提高了五成,但重量只比过去的重了五十斤。

  这款火炮由水师提出设计要求,当然优先装备水师,定辽右卫是第一个装备该型炮的陆军单位。

  军阵排好,一名炮兵测距总旗出列高声命令:“测距兵,二百步,报上读数。”几名测距兵小跑出列。

  弯弓搭箭向平地两边各射出三支带着红旗的羽箭,准确地落在相近的地方,跟着是此起彼伏的报告:“二百步,三刻标距。左测风三度。”

  “测距兵,一百五十步,报上读数。”“一百五十步,二刻七分标距。左测风三度。”

  “测距兵,一百步。报上读数。”“五十步,二刻标距。左测风三度。”三组带着红旗的箭羽钉在战场上不同地距离上,弓箭手会机械地根据标尺射出弹幕拦截。

  测距总旗传令兵紧张地将刚才报上来的读数一一记录。分派手下将读数通知火铳手、弓箭手和炮兵。

  完成测距,一名总旗飞马出列,手擎白旗催马小步跑向城关,当他跑到离城关二百步的地方,“嗖”一支羽箭从城上射下,插在面前兀自摇晃。意思明确要说什么就在这里。

  总旗喊道:“下官奉辽东都指挥佥事王琙命令。告吁山海关兵将,昨夜偷袭大营士兵二百零二名尽数没于营中,遗体送上,请关上派人收殓。”说罢挽马离开。

  身后大阵中几百名辅兵将士兵遗体用草席包裹送上前

  请收藏:https://m.see9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