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七章 兵出辽东(1)_靖难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七章兵出辽东(1)

  “在被烧成白地的盐课司副提举吴连的住所内,经过仔细搜查,找到了一纸收据的一角,上面一个“刘记米铺”的名字。

  属下命人顺藤摸瓜,首先清查了辽东,发现整个辽东只有一家“刘记米铺”,只是这家米铺连掌柜带伙计总共三人,每年的买卖加起来不过几百两银钞,根本不具备做大买卖的能力。

  随后,属下又查问了三百多名金州盐场的灶丁,其中一个人反映了一条线索,来贩盐的商人伙计口音是北平地区的。

  今年开春,属下派人往北平等地探察,发现北平府、保定府、永平府、河间府一带共有近十二家叫此名字的米铺。

  结果所有线索都集中到了刘爽所经营的米铺,因为只有这家米铺的规模才有实力进行私盐买卖,而且他们一直有雇佣船只到辽东的记录。

  后来,属下为了保险,又命人调查了几名向北平府附近的私盐,都是从这家店铺拿的货。多方证据证实,必是该店无疑。殿下,此事实在太大,属下不敢擅自定夺,请殿下训示。

  ”王府审理正赵羽一口气汇报完,心情忐忑地看着朱植

  朱植黑着脸将赵羽的奏报递给杨荣:“勉仁,你看看这个。”

  杨荣从头到尾看完了奏报之后,眉头拧成了一股绳,道:“殿下,如此看来,幕后的那个人有八成是他。

  看到殿下来了辽东,他怕这些勾当败露,所以提早动手杀人灭口,毁灭证据。”

  朱植道:“假如情报是真实的,那四哥一定逃不了干系。”

  辽东盐场课税司的案件,经过赵羽半年的调查,终于有了眉目。他的汇报以及无间的报告实在令朱植心惊,情报显示这条私盐路线的终点是北平一家以卖粮为掩护地店铺。

  而这个店铺的老板竟然是燕王朱棣手下王府典膳正刘恒的侄子刘爽。

  在过去五年里。每年都有一百二十万斤,在私盐市场上价值近十万两白银的盐经过这个米铺向蒙古草原,山西,河北等地发售。

  杨荣指示无间对这个米铺的幕后老板进行调查,终于挖出了这个与朱棣有关联的庞大私盐贩卖集团。

  谁有能力组织这么庞大的人力物力,谁有能力为这样大规模的贩卖私盐行为保驾护航。这样掉脑袋地买卖,如果没有朱棣在后面撑腰,朱植打死都不能相信。

  朱植道:“勉仁。你看这事如何处理,是否需要搜集有利证据在父皇那里参他一本?”

  杨荣瞥了赵羽一眼,道:“此事牵涉太广,搞不好就联系到燕王那里,容臣仔细想想。”

  朱植会意,脸色一松,对赵羽道:“云翰,这大半年时间能查出这么大一个案子。实在是劳苦功高。从头到尾,云翰对此案最熟悉,我倒想听听,你觉得应该怎么办?”

  这一问可非同寻常,赵羽喝了口

  请收藏:https://m.see9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