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1章 退守城陵矶_挞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林绍璋兵败,石祥贞在靖港顿成孤军,不得不主动撤回岳州。

  之前,曾天养已经占领湖南西部的常德一带,正准备进取四川。

  曾天养官居秋官正丞相,此时已经六十多岁,却勇猛绝伦,在太平军中极有威望。他曾经做过洪秀全的卫队长,在军中号称“飞将军”,颇有三国时老将黄忠遗风。

  进入湖南后,曾天养威名远播,很多当地的土寇、天地会众都纷纷投奔他。

  因为会攻长沙失利,曾天养从常德返回岳州,主持湖南战事。石祥贞返回湖北。林绍璋被革职调回天京问罪。

  湘军在湘潭大胜,咸丰帝优旨褒奖。曾国藩之前因为编练湘军,侵夺了湖南官员的利权、刑权,受到湖南官场排挤。

  湘军打了胜仗,曾国藩也扬眉吐气。虽有靖港之耻,但曾国藩知耻后勇,在长沙大力整顿军队,制造战船,购买洋炮,准备大举进攻岳州。

  湘军来势汹汹,曾天养收缩战线,放弃常德,将兵力收缩至岳州。

  火军守城陵矶,曾天养自守岳州。

  大战在即,岳州的空气里似乎都充满了火药味。

  陈城不想留在湖南,以杨秀清令他专攻长沙,而长沙已败,要求返回湖北,助防武昌。

  曾天养毫不含乎,先骂了一阵林绍璋。说杨秀清识人不明,怎能让一个新进的庸才统率三万大军,不败才怪呢。

  他又说,湘潭虽败,但湘军也损失不小。有他曾天养在,必能再次打败湘军,进军长沙。

  曾天养承诺,若打不下长沙,他誓死不回湖北。

  看着老人家信誓旦旦的样子,陈城也想借机历练火军,便留在城陵矶助防。

  城陵矶地势甚为险要,与南京燕子矶、马鞍山采石矶并称“长江三大名矶”。它南绾三湘、北控荆汉,扼紧洞庭湖贯通长江的咽喉,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黄宇具体负责防守城陵矶事宜。他主持修建数座营垒,配以火炮、望楼、栅栏等防守设施。

  以前火军虽然也修筑营垒,但往往追求便捷迅速,并不求坚固。

  湘军善打于“结硬寨”、“打呆仗”,往往先固营垒,立于不败之地,再徐图进取,以此取胜。

  太平军百战之余,自然也知道营垒的重要性。不管时间有多晚,不管士卒有多疲惫,停营休息都要筑营垒。

  固守城池更不必说。太平军守城,往往分出大量兵力,到城外占领制高点、战略要点,筑成数座营垒,首尾相顾。

  黄宇刻意观察过太平军的营垒,仿效太平军在城陵矶布置防守。

  王韬的营垒抵在防线外围,他是一名猛将,陈城指望他与湘军接仗,抵挡湘军冲击。

  李想被陈城派去岳州收集民船。

  曾天养勇悍有余,而谋略不足,不是曾国藩的对手。这一战,恐怕凶多吉长。

  太平军水师战船都是民船,排水量太小

  请收藏:https://m.see9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